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
关闭
新民网移动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闲话 > 沪语天地 > 正文

记录保存工作快些做——谈《莘庄方言》等的编著

2014-07-08 12:58
来源:新民晚报        新民网编辑:田诗雍    作者:褚半农T | T 字号: 打印 参与评论(0)

  文/褚半农

  《莘庄方言》去年出版后,获各方好评。上月10日,专家学者专题研讨了搿部专著。历史上,莘庄地区隶属于松江府,其方言是松江方言中重要个组成部分,而松江方言是上海方言之根。《莘庄方言》以莘庄区域范围内个方言语音、词语为研究对象,对上海西南地区即松江方言片个方言,尤其是词语作了较全面个收罗和追溯,共收词目9300条,俗语、谚语、俚语1072条,歇后语185条。随着上海中心城区近二三十年个迅速扩大、方言赖以生存个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搿样个追溯和收罗、记录,实质上也是对“上海方言之根”个抢救。本文是《莘庄方言》编著者、土生土长个上海闵行莘庄人褚半农垃研讨会上个发言,因篇幅限制,有部分删节。——编者

  我原来一直在写作乡土散文,最近七八年转到方言研究上来了。

  大上海的前身上海县几百年中一直隶属于松江府,长期处在农村包围之中。历史上的上海方言就是在农耕社会大背景下,并吸收周边地区方言基础上形成的,演变过程曾以“嘉兴”为重、以“苏州”为重、以“松江”为重过的。明嘉靖《上海县志》(1524年)中说县城的“方言语音视华亭为重”,到清嘉庆时的《上海县志》(1814年)更有“方言同是吴音而视府城稍重”的记载。这些记载告诉我们,府城松江的方言曾是上海地区的通用语言。130年前的清光绪9年(1883),离上海建县也已591年了,徐家汇土山湾天主教出版社出版一本供传教士及其同伴学习方言的教科书,书名仍叫《松江方言教程》。这再次表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松江方言是今上海市区范围内的行用语言。隶属松江府的西南家乡方言是吴语的一个分支。历史文献记载到的大量方言词语、俗语、句式等,长期来流传有序,至今还为当地原住民所常用,其发音、词义同几百年前完全一样,如发音时王黄不分,生肖读如“生少”,“万”有时读“曼”音等,都完整地保存在家乡方言中。我因文学创作的爱好,四五十年前就开始采录,乐此不疲而越记越多。

  从一般记录到进入研究的进程中,我用几年时间,集中阅读明清、民国以来的吴语文献300多部,做了大量的卡片。这样,我对历史上的吴方言有了了解,也感到家乡方言同它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值得挖掘和研究。心里挥之不去的方言情结,使我觉得有必要将它们整理出来,留下历史记录,陆续做了三件事。最先做的就是整理积累的方言资料,编纂《上海西南方言词典》书稿,此书被列为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并正式出版。

  一般认为,方言都是土得掉渣的语言。其实,方言里还有很多古汉语的信息,有的直接就是古词语,常用的好多词语源头也可追溯得很远。有的在其他方言中可能已消失,却保存在上海农村,保存在家乡方言里。如镰刀,方言称“锲子”,这个“锲”在1900多年前的《说文解字》中就有记载,同词同义。把饭烧成粥,方言称“爨【cuan】粥”,而表示烧的“爨”字在《孟子》里已使用。

  时至今日,方言赖以生存的背景、条件完全变了,方言从发音到词语变化明显。几百年前产生和几十年前还在上海滩通用的方言语音、语词,已在上海市区逐渐消失,大量的特色词语影迹无踪。一有相遇,就理解困难,或完全无法理解,有的甚至到了嬲【niao纠缠】不清爽的程度。那些使用地域更广的吴语词,也因年代久远,致使后人的理解产生障碍,出现或释义不准,或索性避开的现象,如“壁脚”、“叉袋”、“藏菜”、“拔三眼”等,成了不折不扣的疑难词语,可它们从来没有从家乡方言中退出过。我有针对性地把其中的难词集中起来,予以考证、辨析,写成论文,参与学术研究。为拾遗补阙,还笔耕不辍,完成29万字的《明清文学中的吴语词研究》的写作,对727例明清难词予以例释。这是我做的第二件事。

  从我们第二代起,因生活环境的改变,强势语言的影响,方言词语大量缩减。而第三代孙辈对方言既没有感性认识,也缺乏感情,连讲也讲勿连牵,他们离方言会越来越远。因此,我们这代人如不去做或再不做好收集、整理传统词语这件事情,历史文献上出现过的那么多老词真的要变成谁也不理解的死词,五十、一百年后的人们要像考证甲骨文那样对待它了。就与一种方言的密切和熟悉程度而言,我有命运赐给我的优势,具备内因和外因两个条件而大大优于方言调查者。农耕背景下的家乡方言,自然成了我研究上海话和吴语的资料库和值得挖掘的富矿。两三年前,当我近60万字的《莘庄方言》完稿后,一直重视发展地方文化的莘庄镇政府,将

  此书作为建镇20周年的文化实事工程给予支持。《莘庄方言》想为上海西南地区的方言保存、传承做点事,让我们及后代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而对于我来说,也是为家乡方言做的第三件事。

  宋人有诗曰:步随流水赴前溪。对家乡方言的研究是项极为浩大的工程,不是某一个人能单独做好的。我是因为熟悉而喜欢,因为喜欢去做了点事,算是在“前溪”面前尽了自家的一点力量吧。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newteahouse
无节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
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网编辑:田诗雍)
今日热点

发布评论

评分:
 /  人已评
>>已有条评论

您还能输入140

查看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上海滩微博

   

评论成功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