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花絮_新民网带你看:2010上海两会_专题_上海_新民网_为民分忧 与民同乐

首页

数字报纸

评论

视频

新民e会

房产

资讯

购物

汽车

晚报科教

上海慈善基金会官方论坛

手机新民网

法院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 > 专题 > 新民网带你看:2010上海两会 > 现场花絮

 新闻列表页
1
  • 专题会议现场花絮

    来源:新民网2010-01-27 14:48
    《破解城乡和人口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专题会议上,各媒体记者紧张工作。新民网记者袁蓉摄 会场上插座成了“香饽饽”。新民网记者袁蓉摄 屏幕显示这位胡忠泽委员还有3分03秒发言时间。新民网记者袁蓉摄 [全文]
    专题会议现场花絮
  • 新民网图文播报:政协上海市十一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来源:新民网记者:新民网上海两会报道团队2010-01-27 13:51
      【新民网•独家报道】1月27日下午,政协上海市十一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新民网正现场图文播报。敬请关注。(新民网上海两会报道团队)     【14: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大会发言开始。冯国勤首先发言:“市委、市政府对这次大会发言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同志出席了会议,还有19个委办局的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会议。”     他表示,截至目前,大会秘书处已经收到了发言稿80多篇。并要求每位委员将发言时间掌握在8分钟。   大会现场图。新民网上海两会报道团队摄   【14:34】第一位发言的是江上舟,题目是《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上海世博理念》。他表示,在世博会的申办和筹备期间,中国学者提出了能够彻底消除城市病的“节地城市发展模式”,简称“JD模式”。“JD模式”对控制气侯变化意义非常重大,据专家测算,现行城市模式导致城市的碳排放可能占到全球碳排放的3/4,而采取“JD模式”可望使城市碳排放大大减少。   【14:46】江上舟表示,城市病交通拥堵安全感差、环境恶化、市区蔓延、土地匮乏、投资巨大等城市病已是不治之症,要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界需要创新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要任务。   【14:48】“JD模式”结构特点,从形象上看是抬高了一层的城市,将市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车的天下,上层是人的天下。他出示了“JD模式”街区断面图,地面层是机动车道路和地面停车库,而架空层平台和街区中心绿地则是人的活动空间,人的空间和车的空间是完全分离的,停车位数量可增加至10倍。 第一位发言的是江上舟。新民网上海两会报道团队摄   【14:55】康大华委员第二个发言,题目是《世博建言》。他表示,世博会有130个场馆,参观人数达到7000万之多,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现场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十分重要,所以要形成高效、灵活、扁平化的指挥系统。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划分若干区域,实行由区县分片包干的网格化管理。对于后世博时期,世博园区内的各国场馆如何利用,他提出将“世博园区”转为“国际商品贸易区”,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平台。   【15:07】第三位发言是魏建委员,题目是《以世博为契机,促进上海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他表示,相比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世博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带动还不够明显。特别是目前还存在:城市文明的宣传力度和激情不足、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缺乏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15:10】同时,魏建表示,上海的“后世博”更应继续实施“城市文明指数测评”、社区培训、媒体宣传、“文明在线”等方法,构建长效机制,让“世博”成为城市文明的助推器。 [[page]]   【15:18】李世耀委员代表民革上海市委员会第四个发言,题目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他说,对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我们强调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更加重视商贸业在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战略地位,强化商贸业的带动性,促进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进一步发挥上海东西两大门户贸易区的作用,凸显虹桥商务区的集聚功能,借助保税区政策优势拓展洋山港的特色贸易功能;三是呼吁推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促进内外贸易互动发展。   【15:20】李世耀委员建议挖掘中药资源,发展上海中医服务贸易。我国中医药博大精深,应重视医疗与商贸业融合,发展集中医疗、中医保健、中医药为一体的服务贸易,吸引境外人士到上海看中医,并带动中医药发展,进而提高中成药出口的占比。    【15:20】他提出,尽快推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按照国外贸易中心建设的经验,我们建议尽快推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目前上海已经具备了实施此政策的主要条件,特别是上海世博会期间,将对参展方相关人员实行购物退税。   【15:28】姚祖辉委员发言,题目是《发展离岸贸易,提高上海国际贸易地位》。他表示,上海是绝对有条件搞离岸贸易的。离岸贸易可以把上海的地产、交通、商业、旅游等等行业发展起来。    【15:36】姚祖辉表示,如果我们货币自由兑换,资金汇入汇出自由、较低的国内税税率和简明的税制,我们上海绝对可以变成非常好的离岸贸易的中心。   【15:38】第六位发言的是徐建国委员,他代表经济界发言,题目是《把加快中小企业改制上市作为推进本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表示:“由于种种原因,上海中小企业培育的土壤也许不如一些经济大省和强省,有人批评上海没有土壤,只有‘水门汀’,我认为上海的土壤需要改善,但更重要是发挥上海的舞台优势。”   【15:44】徐建国表示,到去年年底,上海有15家中小企业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不到总数的5%,落后于一部分经济大省甚至地级城市。以中小板为例,广东有72家,占上市总数的22.3%,浙江有59家,占18.3%,江苏有39家,占12.1%,而上海只有13家,占4.02%。少于深圳、杭州、苏州、广州,甚至有被一些中型城市如台州、绍兴、乌鲁木齐、珠海赶超的可能。从创业板看,前三批42家企业中上海只有3家,明显于北京的12家和广东的10家。这与上海作为国内经济中心的地位不相匹配。   【15:46】他表示, 上海大批中小企业已步入成长期,上市资源非常丰富,现有500家企业进入有关部门的培育视野,据估计,全市有近上千家具有上市潜质的企业。此外,他建议,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上市。借鉴兄弟省市成功做法,对中小企业上市的前期费用和改制中产生的一些税费给予支持。 [[page]]   【15:49】沃伟东委员紧接着代表市工商联发言,题目是《充分认识和发挥民营经济在上海“十二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5:53】他表示,目前阶段民营经济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还有着两方面的特别重要作用,一是民营经济在改善分配中的作用, 二是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15:57】沃伟东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上海专门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了文件,各区、各委办局也都有配套政策。但坦率地说,很多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16:00】陈志兴委员,代表科技界和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联合发言,题目是《上海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与行动建议》。他建议设立由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成的上海发展低碳经济咨询委员会,可以挂靠到发改委,最后可以提出独立的咨询、建议、评估,然后把报告提交政府,形成公开、透明的年度进展报告。   【16:10】钱雨晴委员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发言,题目是《依托金融中心后台,发展黄金创意产业》。 他说:“我们认为,依托金融中心后台做大做强上海黄金创意产业是现实可行的选择之一。” [[page]]   【16:17】顾亚平代表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发言,题目是《紧抓住物联网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发展率先转型》。  政协委员顾亚平在发言。新民网萧君玮摄   【16:26】潘敏委员代表共青团上海市委和青联发言,题目是《关于构建青少年维权工作社会化合作新格局的建议》。他说,2009年10月,本市某区一名4岁男孩遭醉酒父亲殴打致死,案件一经媒体公布,全市震惊。同月,“熊姐一怒天下惊”。年底,“手机涉黄”,人人喊打。同在年底,广西来沪少女,受骗产子,孤立无援,自断脐带……近期涉及到青少年权益维护的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全社会关注。   【16:27】他认为,“蚁族”青年、“蜗居”青年反映的是高房价和高城市生活成本对青年的压力;“偷菜族”和“杯具客”反映的是青年精神慰藉缺失和生活信心的缺损;“不婚者”、“剩女潮”反映的是生活在特大城市的青年人的婚恋选择的局限。   【16:30】他表示,今天的青年权益问题,就是明天的社会民生问题。如果说今天我们不重视,那么明天就很有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政协委员潘敏在发言。新民网萧君玮摄 [[page]]   【16:36】接着,艾柏英委员代表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街、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发言,题目是《解决社会中等收入群体安居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他表示,根据对1500名青年问卷调查显示,因为买不起住房,67%的青年常“感到心烦”,27.3%的人常为此“与家人发生争吵”,41.5%的人“丧失斗志与热情”,63.8%的人“缺乏安全感”,41.6%的人“觉得矮人一等”,51.2%的人“暂缓结婚”。   【16:38】据对一个经济效益较好的科研院所青年骨干的抽样调研显示,认为上海当前房价太高的占89%,认为偏高的占9.5%,认为可以接受的仅占1.5%。“张江男”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他们自称是杜甫诗中不得一间“广厦”的“寒士”,他们经常发问:谁说我们是社会“栋梁”?我们没有一根“房梁”!    【16:45】在发言的最后,艾柏英再次呼吁:“这部分人群已经把房价收入比作为自己社会存在价值、人生态度、幸福指数参照十分重要的坐标,我们要让他们感到上海很需要他们,他们虽然暂时没有一根房梁,但是他们仍然是国家的栋梁,要让他们买得起房,有房住。”   【16:46】胡卫委员接着发言,题目是《培育教育家办学的土壤,政府责任义不容辞》。他发言称,北师大一课题组曾观察过37位校长从早7点到晚7点的生活,结果发现,高中校长在校时间不足上班时间的四分之一,初中和小学校长在校时间也不过占50%左右。如此学校生态,教育家如何产生。   【16:49】他表示,要切实为校长减负,让教育返璞归真。当今的校长有太多不可承受之重。调查表明,能对学校行使管理和“指导”职能的部门多达20多个,对这些部门或机构,学校都不敢怠慢。校长既要参加各个口子召开的各种会议,又要亲自接待各类检查评比,应付诸多上级交办的应急性任务。“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是不少校长现实生活的写照。    【16:53】学校要去行政化,当务之急是破除官僚化,推进校长任用制度的改革。第一,由校长的行政职级要向专业职级转变。当然可以先试点,条件成熟以后再逐步推进;第二,要由校长任命制转向校长的公开招聘制,彻底改变少数人来人选校长的局面;第三,从政校职权不清向“管、办、评”相分离的新型政校关系转变,打破政府包揽办学的局面,明确划分政府、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的权责。在这点上,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历时一年在全球招聘校长的做法很值得上海学习和借鉴。    市政协委员胡卫在发言大会上作了名为“培育教育家办学的土壤,政府责任义不容辞”的发言。新民网萧君玮摄 [[page]]   【16:53】大会最后一位发言的是骆新委员,他发言的题目是《以开放与宽容的精神营造上海舆论监督的良好环境》。发言中,骆新委员质疑,“低调就是腔调,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的官场潜规则。   【17:01】我承认任何虚假报告和不实报道都应该被问责,但是对于突发敏感事件,如果能够及时提供真相和多做一些专业性的解释就能够消除误解,纠正偏差,与公众进入一种良性的互动,而政府表态越是迟缓,就越会给民众想象、猜测的空间。    【17:06】他提出,完善法治建设,赋予媒体更大的报道自主权。并希望形成一套全新的舆论监督评价机制。他说:“创新精神的培育,取决于舆论环境的开放程度,有问题很正常,面对问题能够坦诚面对,远比沉默甚至限制舆论好得多。”  骆新委员作“以开发与宽容的精神,营造上海舆论监督的良好环境”发言。新民网萧君玮摄  [[page]]   中央中共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做重要讲话。新民网萧君玮摄 中央中共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做重要讲话。新民网萧君玮摄   【17:08】中央中共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做重要讲话。他表示,很多同志讲到“后世博”的问题。集中在后世博的场馆,但“后世博”不等于后世博的场馆,不完全等同那个概念,“后世博”包括了那些场馆的利用问题。这个问题是很难的一件事。    俞正声说:“一些场馆的建设并不是作为永久性建筑来设计的,我记得前不久报纸上城建专家讲过,同志们可以去那看一下。这些场馆基础打得不深的,地下空间没有利用,很多材料都是临时性的,这些场馆继续保留,几年能不能维持是一个问题。而且历史上有些地方确实留下来,但三四十年之后还是拆掉了,因为设计本身决定了它并不能永久性保留。那搬走呢?搬走不是不可以,可以搬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再建设,因为很多建筑拆了之后建设的费用占相当大的比重。再一个方面,很多国家也希望把这些场馆利用起来,至少两种考虑:一种是经济考虑,他希望谁能把它买下来,这样就相当一部分投入可以回收了。还有的国家是从文化上考虑。”   后续场馆到底怎么用?俞正声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国际展览局并没有强行规定必须要拆,只是说这种场馆的建设是可以拆除的,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将来是可以拆掉的。现在很多省,包括我们市里的一些区纷纷要求把展馆搬到他们那边去。外交部和有关单位正在研究,形成一个《意见》报国务院审批。原则上一般情况下不予保留,个别需要保留的再经过双方商谈。”   场馆的问题,到底保留几个,俞正声表示:“我们曾经讨论过,但讨论来讨论去都觉得不应该保留,因为它不是一个永久性的建筑。这个意见对不对,大家可以再研究。这是一个难题,很多中央领导也问过,他们在国外访问的时候也有国家提出希望我这个馆保留,这其中设计到各方面的考虑,需要再斟酌。再一个,这些场馆都是免税的,保留下来之后税收要不要补呢,也是问题。土地现在是免费提供的,这也要考虑怎么处理?”   对上海来说还有什么难题呢?俞正声说:“世博园区这块地方的拆迁费用很大,我们现在世博运行,门票收入这块和运行费用能够持平在财务上就算成功了。动拆迁的成本靠什么?还得靠地皮。考虑对不对,政协委员同志们可以敞开讲,再好好议论一下。反正下这个决心是有时间的,后世博我们要有一个小组一直工作的。后世博的问题之一是场馆问题,咱们现在是交流思想,我跟同志们讲,这个问题现在没有结论,但保留的难点我刚刚也说了,外交的政策,土地的利用这几个难点,这是我跟同志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17:39】 第二个关于住房问题。中央中共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表示:“住房问题昨天我在人代会徐汇区的小组审议上谈了,我是徐汇区选出的人大代表,但报纸报道得不太准确,说公共租赁房包括了单位租赁房,这是不对的。具体措施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写了,简单来说,就是2012年开工建设30万套经济适用房,建成30万套动迁房,建成10万套公共租赁房。”   因为廉租有很多人希望不搞实物,用目前的办法,他们不愿意搬出原来的居住地,这是一个问题。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另一方面包括园区,包括陆家嘴、张江建设人才公寓,鼓励农民用宅居地置换的办法,或者原来不用的厂房通过开发或者几个村联合开发,集中在农村里建设农村的租赁房,满足不同层次租赁住房的需要。鼓励单位建设,我们有些大学也有地,建设租赁房,这样这个租赁房心理预期比较稳定。   剩下就是公共租赁房。公共租赁房是政府建设,委托公司做的。经济适用房收入门槛比较高,2300,门槛将来进一步降低,但是恐怕还不够,所以还要有一个公共租赁房覆盖,覆盖的面要大。公共租赁房的政策还没有经适房那么确定。上海地方工作比较慢,但搞出的东西比较细,经济适用房政策出台得很慢,但拿出的东西很像样,这个政策拿了一年才拿出来,确实慢,但是政策不错,漏洞少,这还是最重要的,涉及民生的政策一定要搞的准,住房政策不能翻烧饼,今天出台的政策明天国务院出台另外一个政策就收回了,那还得了。   政策要稳定。住房的难点在哪?这些都不难,这些都是时间问题。难点就是遏制投资性的需求,一个是供给一个是需求。需求就是要不要下决心遏制投资性的需求,能不能遏制投资性的需求?能,有的是办法。我讲的不是行政的办法,经济的办法等等办法,有办法遏制。很多国家,像住宅的房地产不是大家关注的产业,像法国,新加坡更不用说,新加坡80%的住房是保障性住房,法国、韩国都采取了转让第二套住房或者第三套住房,征收高额所得税的办法。住房有市场功能也有民生功能,两个缺一不可。   我们投资性的住房怎么遏制?我们有很多的考虑,但是也经常收到一些同志的建议,有的同志说了,你出台一些遏制的政策出来,上海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房子,房价天天涨,心里挺高兴的,都在这算自己的帐,我又增加多少财产。房价跌下来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骂。所以遏制投资性住房的政策出还是不出?不出就随着我们金融政策的调整让它自然而然调整,随着经济适用房政策大量退出让它自然而然跌掉;出就表示我们的一种信号,政府下决心遏制投资性住房,不光是随着金融政策,而且还随着其它的政策,比如上海不鼓励限制或者遏制投资性住房的政策,这个政策敢不敢出?我不知道大家赞成还是反对。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房子。   你们赞成不赞成?我们下决心遏制投资性住房。如果大家无记名投票,我不知道这个措施能够得到多少人的赞成。这个住房解决难点是在这里,不是说公共租赁房和解决经济适用房,这不是难点,难点是下决心,上海不欢迎投资性住房。我们是不是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来遏制。我不是说采取法国、韩国所得税的政策,采取其它的政策,这个决心下起来是有难度的。今天是跟同志们交心,跟同志们汇报思想,这点确实是有难度的。   【17:53】第三个问题,我们天天讲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宏观上层面上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财税政策。我们要真正科学发展,必须解决动力机制问题。除了干部考核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财政体制。什么叫财政体制调整?就是有些税要变成中央税,有些税变成地方税。你不是使劲发展工业,所有税变成中央税,没有税收收入了。这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整个发展非常重要。    对上海来说什么问题?对上海来说,服务业发展应该有什么样好的税制?我们服务业的发展跟工业不同,收税也是不同的,服务业的税收是收营业税的办法。营业税销售额一个亿,按5%收,就是500万。同样一个税收,经过两个环节税收就变成1500万,这里头有一个重复征收的问题。    工业不是这样的,工业是增值税,就按你这个环节净增额征收。工业过去也是征收工商税,也是按营业额,征收的缺点就是我们企业大而全,否则分工越细税收越重。所以增值税的改革是我们工业近十几年来高速发展重要的制度性的原因。我记得1995年搞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没有增值税的改革就没有中国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就没有制造业向中国大量集聚的现象。所以增值税的改革是近几年工业高速发展的一个基础。   服务业有没有这个问题?有,但是服务业的增值税有很多困难。如果服务业的税收不改革,服务业的分工就不可能细化,生产性服务业从工业分离就是一句空话。服务业的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招商引资上,必须在税制上有所突破。这是我们上海最关心的问题。你看看工业就是这样。原来英特尔集成电路的工厂设计、加工全在里边,后来产生了集成电路工厂,就只做集成电路的生产,叫做代工工厂,谁设计完了都可以到我这生产,英特尔现在自己也不做制造。分工能够产生生产力,能够提高效益。工业可以这么做,服务业也应该这么做。服务外包就是把一部分服务交给别人做,可以提高效率。上海发展服务业,千方百计在税制上,甚至改革上有突破。    【18:00】第四个问题,刚才讲到离岸贸易。离岸贸易现在上海可以做,有很多保税区,不在保税区也可以做离岸贸易,在保税区可以做转口贸易。上海发展离岸贸易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离岸贸易必须有离岸金融做支撑,没有离岸金融单纯地做离岸贸易,是很难发展得很大。   上海如果作为一个贸易中心,不能把离岸金融搞上去,这个贸易中心最多是一个进出口中心。文革以前上海是很大的贸易中心,为什么?因为上海文革以前轻工产品基本上占了全国30%—50%以上,总自行车、手表,批量很大,上海当然是一个贸易中心。解放以前上海是一个贸易中心,为什么?因为中国很多工业、商业都集中在上海,南京有国民政府但是没有银行。上海当然是一个经济中心。现在走向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上海成为贸易中心单纯靠进出口不行,必须发展离岸贸易。发展离岸贸易就必须发展离岸金融。   现在有没有离岸金融业务?有,但是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受到了很多局限,就使得国外很多公司运营策划在上海,资金结算都在国外,我们丧失了很多应该得到的税收,在那居住和工作的高管人员不会来我们这里。我们这很多代工厂,计算机代工厂上海很大,很多元器件从甲国到乙国来,另外一部分从丙国过来。我们上海跟香港、新加坡最大差距不在于进出口额上,也不在集装箱箱量上,在于离岸金融落后上。上海的贸易发展和金融发展如果不把这个问题突破了,我们的发展是受到限制的,我们的优势和潜能是没有发挥出来的。要突破这个问题就需要中央的特准,这是我们必须加以突破的问题。   【18:04】当然脑子里还有其它问题,今天就不多谈了,住房问题、世博问题,离岸贸易的问题、财税体制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很多涉及到“十二五”。今年是世博年,今年也是“十二五”的规划年,“十二五”的规划主要不是数字,关键在改革上、制度建设上,制度重大举措上我们准备采取什么。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敞开思想,大家充分讨论。   【18:06】主持人宣布,今天第一次大会发言到此结束。    [全文]
    新民网图文播报:政协上海市十一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 新民网图文播报:政协上海市十一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来源:新民网记者:新民网上海两会报道团队2010-01-27 13:51
      【新民网•独家报道】1月27日下午,政协上海市十一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新民网正现场图文播报。敬请关注。(新民网上海两会报道团队)     【14: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大会发言开始。冯国勤首先发言:“市委、市政府对这次大会发言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同志出席了会议,还有19个委办局的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会议。”     他表示,截至目前,大会秘书处已经收到了发言稿80多篇。并要求每位委员将发言时间掌握在8分钟。   大会现场图。新民网上海两会报道团队摄   【14:34】第一位发言的是江上舟,题目是《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上海世博理念》。他表示,在世博会的申办和筹备期间,中国学者提出了能够彻底消除城市病的“节地城市发展模式”,简称“JD模式”。“JD模式”对控制气侯变化意义非常重大,据专家测算,现行城市模式导致城市的碳排放可能占到全球碳排放的3/4,而采取“JD模式”可望使城市碳排放大大减少。   【14:46】江上舟表示,城市病交通拥堵安全感差、环境恶化、市区蔓延、土地匮乏、投资巨大等城市病已是不治之症,要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界需要创新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要任务。   【14:48】“JD模式”结构特点,从形象上看是抬高了一层的城市,将市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车的天下,上层是人的天下。他出示了“JD模式”街区断面图,地面层是机动车道路和地面停车库,而架空层平台和街区中心绿地则是人的活动空间,人的空间和车的空间是完全分离的,停车位数量可增加至10倍。 第一位发言的是江上舟。新民网上海两会报道团队摄   【14:55】康大华委员第二个发言,题目是《世博建言》。他表示,世博会有130个场馆,参观人数达到7000万之多,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现场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十分重要,所以要形成高效、灵活、扁平化的指挥系统。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划分若干区域,实行由区县分片包干的网格化管理。对于后世博时期,世博园区内的各国场馆如何利用,他提出将“世博园区”转为“国际商品贸易区”,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平台。   【15:07】第三位发言是魏建委员,题目是《以世博为契机,促进上海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他表示,相比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世博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带动还不够明显。特别是目前还存在:城市文明的宣传力度和激情不足、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缺乏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15:10】同时,魏建表示,上海的“后世博”更应继续实施“城市文明指数测评”、社区培训、媒体宣传、“文明在线”等方法,构建长效机制,让“世博”成为城市文明的助推器。 [[page]]   【15:18】李世耀委员代表民革上海市委员会第四个发言,题目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他说,对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我们强调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更加重视商贸业在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战略地位,强化商贸业的带动性,促进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进一步发挥上海东西两大门户贸易区的作用,凸显虹桥商务区的集聚功能,借助保税区政策优势拓展洋山港的特色贸易功能;三是呼吁推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促进内外贸易互动发展。   【15:20】李世耀委员建议挖掘中药资源,发展上海中医服务贸易。我国中医药博大精深,应重视医疗与商贸业融合,发展集中医疗、中医保健、中医药为一体的服务贸易,吸引境外人士到上海看中医,并带动中医药发展,进而提高中成药出口的占比。    【15:20】他提出,尽快推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按照国外贸易中心建设的经验,我们建议尽快推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目前上海已经具备了实施此政策的主要条件,特别是上海世博会期间,将对参展方相关人员实行购物退税。   【15:28】姚祖辉委员发言,题目是《发展离岸贸易,提高上海国际贸易地位》。他表示,上海是绝对有条件搞离岸贸易的。离岸贸易可以把上海的地产、交通、商业、旅游等等行业发展起来。    【15:36】姚祖辉表示,如果我们货币自由兑换,资金汇入汇出自由、较低的国内税税率和简明的税制,我们上海绝对可以变成非常好的离岸贸易的中心。   【15:38】第六位发言的是徐建国委员,他代表经济界发言,题目是《把加快中小企业改制上市作为推进本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表示:“由于种种原因,上海中小企业培育的土壤也许不如一些经济大省和强省,有人批评上海没有土壤,只有‘水门汀’,我认为上海的土壤需要改善,但更重要是发挥上海的舞台优势。”   【15:44】徐建国表示,到去年年底,上海有15家中小企业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不到总数的5%,落后于一部分经济大省甚至地级城市。以中小板为例,广东有72家,占上市总数的22.3%,浙江有59家,占18.3%,江苏有39家,占12.1%,而上海只有13家,占4.02%。少于深圳、杭州、苏州、广州,甚至有被一些中型城市如台州、绍兴、乌鲁木齐、珠海赶超的可能。从创业板看,前三批42家企业中上海只有3家,明显于北京的12家和广东的10家。这与上海作为国内经济中心的地位不相匹配。   【15:46】他表示, 上海大批中小企业已步入成长期,上市资源非常丰富,现有500家企业进入有关部门的培育视野,据估计,全市有近上千家具有上市潜质的企业。此外,他建议,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上市。借鉴兄弟省市成功做法,对中小企业上市的前期费用和改制中产生的一些税费给予支持。 [[page]]   【15:49】沃伟东委员紧接着代表市工商联发言,题目是《充分认识和发挥民营经济在上海“十二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5:53】他表示,目前阶段民营经济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还有着两方面的特别重要作用,一是民营经济在改善分配中的作用, 二是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15:57】沃伟东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上海专门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了文件,各区、各委办局也都有配套政策。但坦率地说,很多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16:00】陈志兴委员,代表科技界和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联合发言,题目是《上海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与行动建议》。他建议设立由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成的上海发展低碳经济咨询委员会,可以挂靠到发改委,最后可以提出独立的咨询、建议、评估,然后把报告提交政府,形成公开、透明的年度进展报告。   【16:10】钱雨晴委员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发言,题目是《依托金融中心后台,发展黄金创意产业》。 他说:“我们认为,依托金融中心后台做大做强上海黄金创意产业是现实可行的选择之一。” [[page]]   【16:17】顾亚平代表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发言,题目是《紧抓住物联网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发展率先转型》。  政协委员顾亚平在发言。新民网萧君玮摄   【16:26】潘敏委员代表共青团上海市委和青联发言,题目是《关于构建青少年维权工作社会化合作新格局的建议》。他说,2009年10月,本市某区一名4岁男孩遭醉酒父亲殴打致死,案件一经媒体公布,全市震惊。同月,“熊姐一怒天下惊”。年底,“手机涉黄”,人人喊打。同在年底,广西来沪少女,受骗产子,孤立无援,自断脐带……近期涉及到青少年权益维护的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全社会关注。   【16:27】他认为,“蚁族”青年、“蜗居”青年反映的是高房价和高城市生活成本对青年的压力;“偷菜族”和“杯具客”反映的是青年精神慰藉缺失和生活信心的缺损;“不婚者”、“剩女潮”反映的是生活在特大城市的青年人的婚恋选择的局限。   【16:30】他表示,今天的青年权益问题,就是明天的社会民生问题。如果说今天我们不重视,那么明天就很有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政协委员潘敏在发言。新民网萧君玮摄 [[page]]   【16:36】接着,艾柏英委员代表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街、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发言,题目是《解决社会中等收入群体安居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他表示,根据对1500名青年问卷调查显示,因为买不起住房,67%的青年常“感到心烦”,27.3%的人常为此“与家人发生争吵”,41.5%的人“丧失斗志与热情”,63.8%的人“缺乏安全感”,41.6%的人“觉得矮人一等”,51.2%的人“暂缓结婚”。   【16:38】据对一个经济效益较好的科研院所青年骨干的抽样调研显示,认为上海当前房价太高的占89%,认为偏高的占9.5%,认为可以接受的仅占1.5%。“张江男”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他们自称是杜甫诗中不得一间“广厦”的“寒士”,他们经常发问:谁说我们是社会“栋梁”?我们没有一根“房梁”!    【16:45】在发言的最后,艾柏英再次呼吁:“这部分人群已经把房价收入比作为自己社会存在价值、人生态度、幸福指数参照十分重要的坐标,我们要让他们感到上海很需要他们,他们虽然暂时没有一根房梁,但是他们仍然是国家的栋梁,要让他们买得起房,有房住。”   【16:46】胡卫委员接着发言,题目是《培育教育家办学的土壤,政府责任义不容辞》。他发言称,北师大一课题组曾观察过37位校长从早7点到晚7点的生活,结果发现,高中校长在校时间不足上班时间的四分之一,初中和小学校长在校时间也不过占50%左右。如此学校生态,教育家如何产生。   【16:49】他表示,要切实为校长减负,让教育返璞归真。当今的校长有太多不可承受之重。调查表明,能对学校行使管理和“指导”职能的部门多达20多个,对这些部门或机构,学校都不敢怠慢。校长既要参加各个口子召开的各种会议,又要亲自接待各类检查评比,应付诸多上级交办的应急性任务。“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是不少校长现实生活的写照。    【16:53】学校要去行政化,当务之急是破除官僚化,推进校长任用制度的改革。第一,由校长的行政职级要向专业职级转变。当然可以先试点,条件成熟以后再逐步推进;第二,要由校长任命制转向校长的公开招聘制,彻底改变少数人来人选校长的局面;第三,从政校职权不清向“管、办、评”相分离的新型政校关系转变,打破政府包揽办学的局面,明确划分政府、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的权责。在这点上,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历时一年在全球招聘校长的做法很值得上海学习和借鉴。    市政协委员胡卫在发言大会上作了名为“培育教育家办学的土壤,政府责任义不容辞”的发言。新民网萧君玮摄 [[page]]   【16:53】大会最后一位发言的是骆新委员,他发言的题目是《以开放与宽容的精神营造上海舆论监督的良好环境》。发言中,骆新委员质疑,“低调就是腔调,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的官场潜规则。   【17:01】我承认任何虚假报告和不实报道都应该被问责,但是对于突发敏感事件,如果能够及时提供真相和多做一些专业性的解释就能够消除误解,纠正偏差,与公众进入一种良性的互动,而政府表态越是迟缓,就越会给民众想象、猜测的空间。    【17:06】他提出,完善法治建设,赋予媒体更大的报道自主权。并希望形成一套全新的舆论监督评价机制。他说:“创新精神的培育,取决于舆论环境的开放程度,有问题很正常,面对问题能够坦诚面对,远比沉默甚至限制舆论好得多。”  骆新委员作“以开发与宽容的精神,营造上海舆论监督的良好环境”发言。新民网萧君玮摄  [[page]]   中央中共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做重要讲话。新民网萧君玮摄 中央中共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做重要讲话。新民网萧君玮摄   【17:08】中央中共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做重要讲话。他表示,很多同志讲到“后世博”的问题。集中在后世博的场馆,但“后世博”不等于后世博的场馆,不完全等同那个概念,“后世博”包括了那些场馆的利用问题。这个问题是很难的一件事。    俞正声说:“一些场馆的建设并不是作为永久性建筑来设计的,我记得前不久报纸上城建专家讲过,同志们可以去那看一下。这些场馆基础打得不深的,地下空间没有利用,很多材料都是临时性的,这些场馆继续保留,几年能不能维持是一个问题。而且历史上有些地方确实留下来,但三四十年之后还是拆掉了,因为设计本身决定了它并不能永久性保留。那搬走呢?搬走不是不可以,可以搬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再建设,因为很多建筑拆了之后建设的费用占相当大的比重。再一个方面,很多国家也希望把这些场馆利用起来,至少两种考虑:一种是经济考虑,他希望谁能把它买下来,这样就相当一部分投入可以回收了。还有的国家是从文化上考虑。”   后续场馆到底怎么用?俞正声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国际展览局并没有强行规定必须要拆,只是说这种场馆的建设是可以拆除的,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将来是可以拆掉的。现在很多省,包括我们市里的一些区纷纷要求把展馆搬到他们那边去。外交部和有关单位正在研究,形成一个《意见》报国务院审批。原则上一般情况下不予保留,个别需要保留的再经过双方商谈。”   场馆的问题,到底保留几个,俞正声表示:“我们曾经讨论过,但讨论来讨论去都觉得不应该保留,因为它不是一个永久性的建筑。这个意见对不对,大家可以再研究。这是一个难题,很多中央领导也问过,他们在国外访问的时候也有国家提出希望我这个馆保留,这其中设计到各方面的考虑,需要再斟酌。再一个,这些场馆都是免税的,保留下来之后税收要不要补呢,也是问题。土地现在是免费提供的,这也要考虑怎么处理?”   对上海来说还有什么难题呢?俞正声说:“世博园区这块地方的拆迁费用很大,我们现在世博运行,门票收入这块和运行费用能够持平在财务上就算成功了。动拆迁的成本靠什么?还得靠地皮。考虑对不对,政协委员同志们可以敞开讲,再好好议论一下。反正下这个决心是有时间的,后世博我们要有一个小组一直工作的。后世博的问题之一是场馆问题,咱们现在是交流思想,我跟同志们讲,这个问题现在没有结论,但保留的难点我刚刚也说了,外交的政策,土地的利用这几个难点,这是我跟同志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17:39】 第二个关于住房问题。中央中共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表示:“住房问题昨天我在人代会徐汇区的小组审议上谈了,我是徐汇区选出的人大代表,但报纸报道得不太准确,说公共租赁房包括了单位租赁房,这是不对的。具体措施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写了,简单来说,就是2012年开工建设30万套经济适用房,建成30万套动迁房,建成10万套公共租赁房。”   因为廉租有很多人希望不搞实物,用目前的办法,他们不愿意搬出原来的居住地,这是一个问题。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另一方面包括园区,包括陆家嘴、张江建设人才公寓,鼓励农民用宅居地置换的办法,或者原来不用的厂房通过开发或者几个村联合开发,集中在农村里建设农村的租赁房,满足不同层次租赁住房的需要。鼓励单位建设,我们有些大学也有地,建设租赁房,这样这个租赁房心理预期比较稳定。   剩下就是公共租赁房。公共租赁房是政府建设,委托公司做的。经济适用房收入门槛比较高,2300,门槛将来进一步降低,但是恐怕还不够,所以还要有一个公共租赁房覆盖,覆盖的面要大。公共租赁房的政策还没有经适房那么确定。上海地方工作比较慢,但搞出的东西比较细,经济适用房政策出台得很慢,但拿出的东西很像样,这个政策拿了一年才拿出来,确实慢,但是政策不错,漏洞少,这还是最重要的,涉及民生的政策一定要搞的准,住房政策不能翻烧饼,今天出台的政策明天国务院出台另外一个政策就收回了,那还得了。   政策要稳定。住房的难点在哪?这些都不难,这些都是时间问题。难点就是遏制投资性的需求,一个是供给一个是需求。需求就是要不要下决心遏制投资性的需求,能不能遏制投资性的需求?能,有的是办法。我讲的不是行政的办法,经济的办法等等办法,有办法遏制。很多国家,像住宅的房地产不是大家关注的产业,像法国,新加坡更不用说,新加坡80%的住房是保障性住房,法国、韩国都采取了转让第二套住房或者第三套住房,征收高额所得税的办法。住房有市场功能也有民生功能,两个缺一不可。   我们投资性的住房怎么遏制?我们有很多的考虑,但是也经常收到一些同志的建议,有的同志说了,你出台一些遏制的政策出来,上海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房子,房价天天涨,心里挺高兴的,都在这算自己的帐,我又增加多少财产。房价跌下来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骂。所以遏制投资性住房的政策出还是不出?不出就随着我们金融政策的调整让它自然而然调整,随着经济适用房政策大量退出让它自然而然跌掉;出就表示我们的一种信号,政府下决心遏制投资性住房,不光是随着金融政策,而且还随着其它的政策,比如上海不鼓励限制或者遏制投资性住房的政策,这个政策敢不敢出?我不知道大家赞成还是反对。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房子。   你们赞成不赞成?我们下决心遏制投资性住房。如果大家无记名投票,我不知道这个措施能够得到多少人的赞成。这个住房解决难点是在这里,不是说公共租赁房和解决经济适用房,这不是难点,难点是下决心,上海不欢迎投资性住房。我们是不是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来遏制。我不是说采取法国、韩国所得税的政策,采取其它的政策,这个决心下起来是有难度的。今天是跟同志们交心,跟同志们汇报思想,这点确实是有难度的。   【17:53】第三个问题,我们天天讲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宏观上层面上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财税政策。我们要真正科学发展,必须解决动力机制问题。除了干部考核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财政体制。什么叫财政体制调整?就是有些税要变成中央税,有些税变成地方税。你不是使劲发展工业,所有税变成中央税,没有税收收入了。这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整个发展非常重要。    对上海来说什么问题?对上海来说,服务业发展应该有什么样好的税制?我们服务业的发展跟工业不同,收税也是不同的,服务业的税收是收营业税的办法。营业税销售额一个亿,按5%收,就是500万。同样一个税收,经过两个环节税收就变成1500万,这里头有一个重复征收的问题。    工业不是这样的,工业是增值税,就按你这个环节净增额征收。工业过去也是征收工商税,也是按营业额,征收的缺点就是我们企业大而全,否则分工越细税收越重。所以增值税的改革是我们工业近十几年来高速发展重要的制度性的原因。我记得1995年搞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没有增值税的改革就没有中国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就没有制造业向中国大量集聚的现象。所以增值税的改革是近几年工业高速发展的一个基础。   服务业有没有这个问题?有,但是服务业的增值税有很多困难。如果服务业的税收不改革,服务业的分工就不可能细化,生产性服务业从工业分离就是一句空话。服务业的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招商引资上,必须在税制上有所突破。这是我们上海最关心的问题。你看看工业就是这样。原来英特尔集成电路的工厂设计、加工全在里边,后来产生了集成电路工厂,就只做集成电路的生产,叫做代工工厂,谁设计完了都可以到我这生产,英特尔现在自己也不做制造。分工能够产生生产力,能够提高效益。工业可以这么做,服务业也应该这么做。服务外包就是把一部分服务交给别人做,可以提高效率。上海发展服务业,千方百计在税制上,甚至改革上有突破。    【18:00】第四个问题,刚才讲到离岸贸易。离岸贸易现在上海可以做,有很多保税区,不在保税区也可以做离岸贸易,在保税区可以做转口贸易。上海发展离岸贸易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离岸贸易必须有离岸金融做支撑,没有离岸金融单纯地做离岸贸易,是很难发展得很大。   上海如果作为一个贸易中心,不能把离岸金融搞上去,这个贸易中心最多是一个进出口中心。文革以前上海是很大的贸易中心,为什么?因为上海文革以前轻工产品基本上占了全国30%—50%以上,总自行车、手表,批量很大,上海当然是一个贸易中心。解放以前上海是一个贸易中心,为什么?因为中国很多工业、商业都集中在上海,南京有国民政府但是没有银行。上海当然是一个经济中心。现在走向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上海成为贸易中心单纯靠进出口不行,必须发展离岸贸易。发展离岸贸易就必须发展离岸金融。   现在有没有离岸金融业务?有,但是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受到了很多局限,就使得国外很多公司运营策划在上海,资金结算都在国外,我们丧失了很多应该得到的税收,在那居住和工作的高管人员不会来我们这里。我们这很多代工厂,计算机代工厂上海很大,很多元器件从甲国到乙国来,另外一部分从丙国过来。我们上海跟香港、新加坡最大差距不在于进出口额上,也不在集装箱箱量上,在于离岸金融落后上。上海的贸易发展和金融发展如果不把这个问题突破了,我们的发展是受到限制的,我们的优势和潜能是没有发挥出来的。要突破这个问题就需要中央的特准,这是我们必须加以突破的问题。   【18:04】当然脑子里还有其它问题,今天就不多谈了,住房问题、世博问题,离岸贸易的问题、财税体制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很多涉及到“十二五”。今年是世博年,今年也是“十二五”的规划年,“十二五”的规划主要不是数字,关键在改革上、制度建设上,制度重大举措上我们准备采取什么。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敞开思想,大家充分讨论。   【18:06】主持人宣布,今天第一次大会发言到此结束。    [全文]
    新民网图文播报:政协上海市十一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2010-01-24 19:26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page]]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全文]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2010-01-24 19:26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page]]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全文]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2010-01-24 19:26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page]]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全文]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2010-01-24 19:26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page]]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全文]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2010-01-24 19:26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page]]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全文]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2010-01-24 19:26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page]]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全文]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2010-01-24 19:26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page]]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 [全文]
    新民网两会报道团队到达会议现场进行视频直播测试(组图)
1

2010新民晚报"夏令热线"    

7月17日,由本报与市建交委联合主办的第18届“夏令热线”正式开通。 [详细]

政府资讯

市政府
我想看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