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圆桌回放_圆桌论坛_评论_新民网_为民分忧 与民同乐

首页

新民报系数字报纸

区县数字报

评论

视频

新民e会

房产

资讯

购物

汽车

健康

上海慈善基金会官方论坛

法院频道

市民用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 > 圆桌论坛 > 往期圆桌回放

 新闻列表页
  • 市民议事厅:燃放鞭炮需要“自律、业主公约”共同规范

    来源:新民网记者:张琦2010-03-04 16:05
      第二十九期市民议事厅(原圆桌论坛)——燃放鞭炮需要“自律、业主公约”共同规范(短片)新民网记者 张玮制作   第二十九期市民议事厅(原圆桌论坛)——燃放鞭炮需要“自律、业主公约”共同规范(全程回放)新民网记者张玮制作 新民网主持人与嘉宾合影新民网张玮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燃放鞭炮,一方面带给很多上海市民欢乐热闹的春节,另一方面,也造成安全事故的频发,市民、物业、居委会、环卫工人为此正付出了越来越高的代价。今天,新民网第二十九期“市民议事厅”节目就相关话题展开了讨论,嘉宾们表示,燃放鞭炮,需要市民们通过自律和业主公约共同来进行规范,才能使这一传统习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中。   市民张闻东、市人大代表洪克敏、上海大学社会学专家胡申生、静安区市容环卫局南京西路女子清道班张洪芹参与了讨论。   市民张闻东说,他所在的小区,春节时燃放鞭炮,从半夜一直放到了凌晨6点,使他整晚都没有得到休息。为此他呼吁爱放鞭炮的市民:“当你放鞭炮的时候,还要想到那些希望能够有一个充足睡眠的人,换位思考想想,你可能就不会这么干了。”   上海大学社会学专家胡申生说,烟花爆竹的燃放体现的是市民的文明指数。有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高素质的表现,而无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说明这个市民的文明程度还有待提高。当听到有市民车辆被鞭炮损毁而又找不到肇事者时,胡申生表示,如果个人因为燃放鞭炮伤害到他人,或者损害到他人的财物,应该主动去承担责任。“放鞭炮炸坏了别人的车辆逃走,这和驾车逃逸的性质是一样的。”   市人大代表洪克敏提到,当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要想到这个城市里面还有很多的哮喘病人,还有对环境的污染。   “一个小区里面既有想放鞭炮的居民,也有需要休息或者不放鞭炮的居民。”洪克敏建议,对于鞭炮的燃放,小区居民应该自己做主,通过业主大会来商议小区燃放鞭炮的地点和时间段,形成公约后让物业去执行,如果业主大会的决定是只放到凌晨2点,当天物业公司就有义务全体值班去保证业主大会决定的执行。   在节目的最后,参与嘉宾呼吁市民们“当自己快乐的时候,也想到别人也需要安全和幸福”,让放鞭炮的传统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新民网记者张琦)    嘉宾观点    胡申生:规范燃放烟花爆竹应该从立法、执法上解决    洪克敏:应用业主公约来约束鞭炮燃放    环卫工人:爆竹垃圾清扫难建议每个区设2、3个燃放点    市民:小区内燃放鞭炮惹祸物业应承担责任   [全文]
    市民议事厅:燃放鞭炮需要“自律、业主公约”共同规范
  • 市民议事厅:地铁“封站限流”应提前公开论证

    来源:新民网记者:黄珏,顾磊, 陈梦迪2010-02-25 20:24
      第二十八期市民议事厅聚焦6、8号线“封站限流”,嘉宾精彩发言(短片)新民网记者 顾磊制作   第二十八期市民议事厅聚焦6、8号线“封站限流”嘉宾:地铁“封站限流”应提前公开论证(全程回放)新民网记者 顾磊制作 市民议事厅嘉宾热议地铁6号线、8号线“封站限流”是否合理。新民网记者陈梦迪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近日起,6号线五莲路站和8号线曲阳路站实行“封站限流”,导致沿线及周边市民的出行成本增加,从而引发一连串质疑:究竟“封站限流”是否合理?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应对高峰客流?2月25日14时,新民网第二十八期“市民议事厅”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市民代表黄小姐和吴小姐,上海司法研究所所长、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杨寅,以及市政协委员、上海尚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黄绮参与讨论。嘉宾们普遍认为,地铁“封站限流”之前应进行公开讨论或论证,甚至可以召开听证会。    不希望永久“封站限流”   黄小姐和吴小姐都是住在8号线曲阳路站附近的居民,平时上下班都要坐8号线,拥挤的现状令她们深有感触。吴小姐将这种“人贴人”的情景形容为“沙丁鱼罐头”,甚至可以令乘客的脾气变得暴躁。现在实行“封站限流”后,自己不得不提早出门,而且出行成本明显增加了。吴小姐认为,在出台任何措施前,都应该做民调,或者开听证会,让市民参与,共同决策。   黄小姐认为,“封站限流”是“牺牲少部分人利益,满足大部分人利益”,而申通应该提升服务意识来满足市民最基本的出行需求。吴小姐和黄小姐都不希望“限流”永久进行下去。    出台措施应走程序听取意见应摆前面   黄绮律师认为,申通虽是企业,但却是身兼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特殊企业”。“封站限流”涉及公共政策,需要慎重对待,在出台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相关的论证。她认为,上级主管部门也应该起到一定作用,应该把听取市民意见作为前期工作、摆在前面,   杨寅教授亦认为,申通兼具公共服务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但是,这项措施究竟有没有政策和法律依据,应该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和步骤?它本身具有合理性和公平性吗?保障了多数人的利益,牺牲了少数人的利益,这样的政策未必就是具有合理性的;另外,申通如何来面对这么多居民、网民的呼声,如何能够兼顾公平、合理又合法?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杨寅教授提到,上海目前有一条《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但其中并未涉及地铁运营在限制客流和停止运营方面的权限规定,这实际上不仅在上海,在全国都是个空白。2009年,上海市政府通过了一个新规章叫《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里面加进去了24条规定,作为地方性法规,它授予了地铁运营单位“限制客流”的权限,另外,在限制客流量不能够保证运营安全的情况下,亦可暂停部分线路部分区段的运营。但是,杨寅教授表示,这个规章是自2010年3月1日起实施,目前情况下,“封站限流”的举措并不妥当。而且这个规章中提到,若要出台相应的措施,需及时公告,通过广播、告示、或者相关媒体向全上海发布。    提升运能完善接驳从技术手段下手   车厢过于狭小,车次的间隔太长,运能有限,前期规划不足,四位嘉宾均认为,这些原因是导致高峰期间客流爆满的主要以及根本原因。那如何来应对高峰客流,除了限流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黄小姐提到,增加运能,更换车厢,对部分人流较多站点,在高峰时段提供空车的班次,这样对接下去沿线的站点可以缓解人流。   吴小姐认为,在接驳车方面,是不是能缩短接驳车站点和地铁间的距离,设点相对近一点,便民。另外,在建的十号线有一站是邮电新村,离曲阳路站较近,十号线开通后,或许能够分流杨浦区的人流。   黄绮律师则认为,如果从技术手段上来看,是否还可以考虑搞“双层地铁”。   杨寅教授则表示,是不是可以采用“蛇字形”的排队方式疏通人流。另外,虽然他认为拆掉座位并不可行,但是,可以在某列车厢内,给特殊人群设置一些特殊座位。他认为,上海是一座高度拥挤的城市,要想把上海地铁的运营提升到世界顶尖水平需要智慧和创造精神。(新民网记者黄珏) [全文]
    市民议事厅:地铁“封站限流”应提前公开论证
  • 市民议事厅:须用人性化法律设计来保护善心

    来源:新民网记者:董克科,朱震阳2010-02-11 16:33
    议事厅嘉宾热议:有人晕倒,该不该伸援手?(视频短片)新民网朱震阳制作 议事厅嘉宾热议:有人晕倒,该不该伸援手?(全程回放)新民网朱震阳制作   【新民网·独家报道】一女子在龙之梦购物中心晕倒无人敢扶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许多网友认为,这是三年前“扶老人却被判4万赔款案例”的后遗症。11日14时新民网第27期《市民议事厅》节目,邀请市人大代表薄海豹律师、社会学专家顾骏、律师刘福元和上海市民王勇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社会学专家顾骏说,如果自己遇到陌生人跌倒,不会马上去扶,“会犹豫20分钟,我会怕法律,法官让我举证,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表示,“扶老人却被判4万赔款的判决”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逻辑问题,“这个先例太坏了!法律在说,道德的基础是不存在的,还有谁能去做有道德的事?承认善心,鼓励善举,是法制建设不能缺少的。”   市人大代表薄海豹律师指出,“扶老人却被判4万赔款的判决”暴露出法律的一个漏洞。“法律实践当中一直有个问题,证据是要去证明的,我们追求的是客观真实,但往往只能得到法律的真实。当事件发生时,法官、律师都不在场,要求的证据不一定能得到。法官不在现场,听两方当事人的讲,只能得出一个尴尬的结果。”他提出可以参考国外的法律,比如美国的《好撒玛利亚人法》,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时没有后顾之忧,当适当救助了以后,导致了不良后果,不负法律责任。薄海豹说,从法律上讲,围观20分钟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不仅仅是在上海有这样的事情,各地都有。说这个代表上海的冷漠,这是不对的。   刘福元律师说:“司法上应该是谁主张谁举证。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该案的法官低估了大家善良愿望的存在。”他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应该通过制度对其维护和发扬。   市民王勇表示,从做人的本分来说,帮助弱小是基本的道德。但如果确认这个人没什么大危险的话,他很可能会选择旁观。“愿意做好事,也要敢承担后果。如果惹上是非,可以制造一些舆论,征集目击者,极力主张自身的权利。”他说,希望有一种舆论,一种给帮助别人的人一些鼓励和支持的舆论,让老百姓能勇敢地伸出帮助别人的手。王勇最后补充说,龙之梦事件是社会现象,有复杂的原因,不能因此就推断围观老百姓没有善心。(新民网记者董克科)    相关报道    人大代表、律师:法律应去维护恻隐之心    市民王勇:不能因龙之梦事件推断围观者没善心    社会学专家顾骏:司法审判不能否认道德的存在    市民议事厅:看到陌生人跌倒,该不该伸援手?本网滚动播报 [全文]
  • 两会旁听代表:代表委员有责任多听百姓呼声

    来源:新民网记者:张琦,朱震阳,张玮2010-02-04 16:16
      第二十六期市民议事厅(原圆桌论坛)两会旁听代表:代表委员有责任多听百姓呼声,嘉宾精彩发言(短片)新民网记者朱震阳制作   第二十六期市民议事厅(原圆桌论坛)两会旁听代表:代表委员有责任多听百姓呼声,嘉宾精彩发言(全程)新民网记者朱震阳制作   “上海奶奶”沈翠英(左二)、奥运冠军陶璐娜(右二)、空中乘务员李文丽(右一)三位两会旁听市民代表做客新民网“市民议事厅”,新民网记者李欣(左一)主持。新民网记者张玮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今年上海两会出现了两大“亮点”,一是人大6场涉及本市经济和民生议题的专题审议首次通过网络图文直播;一个是首次邀请市民代表旁听两会,34名旁听市民代表活跃。4日13时30分,新民网“市民议事厅”特邀“上海奶奶”在内的三位旁听市民代表畅谈了本次两会的体验、与市民互动的感受以及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履职。旁听代表“上海奶奶”沈翠英认为,代表委员有责任多听百姓呼声。   “两会领导多,我们有机会就上去递条子,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去。”作为旁听市民代表的一员,沈翠英每天能收到100多个群众的电话和邮件,在两会上她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反映到。她表示,“代表委员有职责、有责任多听听百姓各方面的意见和呼声。”   沈翠英说,现在人大代表的电话知晓度还不够,有些市民想说话却找不到说话的地方。她建议即使不公布手机号码,也可以公布办公电话,让百姓有说话的地方,能找到适合百姓反映问题的渠道。奥运冠军陶璐娜也表示,希望能够公布如人大代表工作邮箱在内的联系方式,提供一个直接的渠道。   “我们的权力仅限于将群众意见反映给人大代表,解决问题力度受影响,我们希望未来能让旁听市民也有出议案的权利。”陶璐娜还提议,人大代表的单位可以放他们半天假,专门来处理百姓的一些问题。就康城小区的业委会问题,她特意去找了闵行区区长,区长现场就给了电话号码,表示他们肯定会研究这个问题,到时会给她答复。“我希望网上也可以让群众知道一些问题的解决结果。”   “希望人代会有更好的公信力。”陶璐娜说。空中乘务员李文丽表示,希望人大能更好监督政府,能更好帮助百姓解决问题。(新民网记者张琦) [全文]
    两会旁听代表:代表委员有责任多听百姓呼声
  • 市民议事厅:委员代表期待住房问题今年获实质性解决

    来源:新民网记者:张骏斓2010-01-30 17:55
      市人大代表厉明(左一)、市政协委员谢荣兴(左二)、市人大代表季宝红(右二)、市人大代表印保兴(右一)与新民网主持人张骏斓(中)。新民网记者顾磊摄 第二十五期市民议事厅(原圆桌论坛)聚焦住房问题,嘉宾精彩发言(短片)新民网记者 顾磊制作 第二十五期市民议事厅(原圆桌论坛)委员代表期待住房问题今年获实质性解决(全程回放)新民网记者 顾磊制作   【新民网·独家报道】在今年的上海市“两会”期间,住房问题成为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30日16时新民网第25期“市民议事厅”上三位市人大代表,一位政协委员就此展开了讨论。代表委员们期望住房问题今年能获实质性解决。   在今年的“两会”上,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及上海市长韩正都对住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而经济适用房及公共租赁房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市政协委员谢荣兴向新民网记者坦言,在高房价的时代,首先要保障最基本的、只要付低廉租金就能住的房子,将低端群体的住房问题解决了(当然是租房),也是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安定因素,因此应该是公共租赁房更符合目前的民情。市人大代表印保兴也认为,现在解决住房的焦点,应该从经济适用房转到公共租赁房,但必须先定好退出机制,为此他连同14位人大代表共同提交了《关于加快本市“公共租赁房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出台的议案》。   市人大代表季宝红坦言,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对于解决住房问题有一个系统规划,而目前经济适用房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应该加大廉租房或是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力度,同时,市民的观念也可以改变一下,从购房为主转变为租房为主。他认为:“其实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社会关注的住房‘夹心层’问题。”市人大代表厉明则指出,目前上海70%的市民都拥有住房产权,而香港只有30%左右的市民拥有住房产权,其余都是租房,因此,上海政府也可以参考这方面的案例。(新民网记者 张骏斓)    >>更多报道    市人大代表厉明:我反对经适房经适房仍是鼓励买房政策    市政协委员谢荣兴:上海可用宿舍型廉租房解决住房问题    市人大代表季宝红:要用水电煤账单看看多少房空置    市人大代表印保兴:单位租赁房不是真正的公租房    第二十五期市民议事厅新民网滚动播报 [全文]
    市民议事厅:委员代表期待住房问题今年获实质性解决
  • 市民议事厅:救助老人,法律定位与社会合力都很重要

    来源:新民网记者:黄珏,陈梦迪,刘砚舟2010-01-21 20:10
    第二十四期市民议事厅(原圆桌论坛)聚焦“空巢老人”现状,嘉宾精彩发言(短片)新民网记者陈梦迪制作   第二十四期市民议事厅(原圆桌论坛)聚焦“空巢老人”现状嘉宾:救助老人,法律定位与社会合力都很重要(全程回放)新民网记者陈梦迪制作 市民议事厅嘉宾聚焦“空巢老人”现状新民网记者刘砚舟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在老龄化的今天,如何关爱空巢老人?如何向生命垂危的老人伸出援手?社会、民间力量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又需要建立怎样完善的养老体系?1月21日15时30分,新民网第二十四期“市民议事厅”关注社会步入老龄化后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市人大代表洪克敏、社科院社会学专家陆晓文、婚姻家庭律师吴卫义,以及市民沈军参加了本次“市民议事厅”,他们一致认为,救助老人,法律定位与社会合力都很重要。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专家陆晓文认为,养老不仅仅是老人比较多的问题,还应该看到目前的居住形态、年轻人的就业方式等等。现在空巢老人的出现,和我们的家庭模式的变化不无关系。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老年人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愿意去养老机构。中国创造了非常多样化的“居家养老”体系,使老人们既享受到乐趣,也过上安定的生活,所以“居家养老”这个概念已不仅仅是和子女在一起,实际上是在家庭的“归属感”前提下实现养老,在“物质”之前,讲求“精神”上的需求。陆晓文认为,“政府对于养老机构的建设完善还是不够的。”   对于大部分老人不愿去养老院的现象,洪克敏亦表示,政府应着力去改变这种观念,比如设星级养老院,换句话说,针对不同老人的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服务模式。   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困难老人,我们要如何伸出援手救助?市民沈军认为,帮助老人要有两个人以上在场,要防止自己“卷进去”。她表示,现在的法律确实有很多的漏洞,如果能够健全救助方面的机制,就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让人去做好事。而市人大代表洪克敏则认为,目前社会上类似“见义勇为反成被告”的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在救助老人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学救助老人的知识”,但是遗憾的是“这在中国可能是个空白”。婚姻家庭律师吴卫义则认为,被冤枉不是法律问题,是道德问题,政府应投入资金提高公众道德培养。   民间力量要如何关怀空巢老人?市民沈军提出建议,认为对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可采取志愿者一对一帮助的形式,有情况就去探视,居委会也可以对独居老人的邻居打个招呼去帮助关心,可以和居委会及时联系,形成整个小区关心老人的氛围,不至于造成三天五天没人看望,这方面社区居委会应该发挥作用。洪克敏对此表示赞同,亦认为主要需依靠居委会的力量,老人家里应有居委会干部的手机号码,遇到事情及时联系;另外,完善志愿者制度,鼓励志愿者的行为同样非常重要,“我们每年会举办类似“奥斯卡颁奖”的活动,鼓励、表彰志愿者”。   在谈到政府应承担的责任问题上,婚姻家庭律师吴卫义认为,政府要强化老有所养的机构,“上海养老的机构是不够的”。他表示,政府应首先用立法保障投入。现有机构缺失一种“职能落实”,政府应落实负责机构承担责任。另外,他表示,要在责任上划定救助责任很难,遇到这类问题,全天可找110,白天可以联系民政部门,由救助站暂为安置,但是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该由哪个政府部门“牵头”负责;而居委会属于民间力量,是自治组织,但没有法律责任去承担看护老人,这在法律上还是一个空白。(新民网记者黄珏)    >>更多报道    洪克敏:要依靠居委会与志愿者在内的多元力量    吴卫义:救助中存在“道德”缺失与政府“职能落实”缺位    陆晓文:居家养老应先注重“归属感”居委会可雇人帮助    市民代表:需填补法律漏洞,保护助人为乐者不“被卷进去”    >>相关新闻    凤城二村一独居老人死于家中居委会通知女儿来开门才被发现    六旬空巢老人家中化为白骨引发社会热议(图) [全文]
    市民议事厅:救助老人,法律定位与社会合力都很重要
  • 圆桌论坛:提高容积率,市中心应该让白领住得起

    来源:新民网记者:姜燕,张骏斓2010-01-15 17:34
    购房者、市民卢曼莉(左一)、易居中国房地产分析师薛建雄(左二)、市人大代表、上海望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宝红(右二)、中原地产咨询部高级经理马冀(右一)与新民网主持人张骏斓(中)。新民网记者陈梦迪摄 本期圆桌视频精彩回放新民网记者陈梦迪制作 本期圆桌视频全程回放新民网记者陈梦迪制作   【新民网·独家报道】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踵而来,打击囤地、二套房首付严格执行40%,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这些对楼市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5日,新民网第二十三期圆桌论坛邀请市人大代表、上海望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宝红、易居中国房地产分析师薛建雄、中原地产咨询部高级经理马冀与购房者、市民卢曼莉共同探讨了这一话题。    分析师:国民生存环境比《蜗居》艰难   薛建雄表示,国家出台政策组合拳前做过全国性调查,国民的生存环境比《蜗居》还要艰难得多。提高首付比例将会抑制部分投资需求,遏制部分炒房现象。    市民:二套房政策有利于百姓   市民卢曼莉称,现在买房太困难,连老家的房价都涨了起来,因此,二套房4成首付可抑制部分买房需求,对第一套房的刚性需求者是有帮助的,不管政策会不会起到效果,最起码国家已经在为老百姓考虑,希望政府出台更多有利于普通购房者的政策。    中原地产:1月前两周二手市场成交量下滑50%租金上涨10%   对于政策成效是否开始显现,马冀给出了一组中原地产的数据。马冀说,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加息的可能性加大,通胀压力存在,加之二套房要求严格执行40%首付,刚性改善需求者购房压力很大,1月份第一周和第二周的二手房市场成交总量环比下滑50%。这也导致租金上调了10%,通胀压力逐步传递到租房者身上。   而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对开发商来说,拿地热情会减少,不会再像09年出现很多“地王”。一旦土地成交量下滑,会导致相关产业出现下滑,从而降低地方政府的GDP。马冀指出,目前一线城市土地收入占地方GDP的20-25%,因此,地方政府很可能会和中央政府“博弈”,一方面要遏制房价,一方面又要保证土地财政。所以虽然有政策组合拳,但开发商仍旧很乐观。    人大代表:今年房价不会上涨1月份不跌全年就不跌   但季宝红认为,二套房首付严格执行40%,对整个市场影响有限。从房地产市场走势来看,2009年高房价已透支消费量,2010的房价是不会涨的;从开发企业角度来看,70%的开发商对未来非常看好,政府没理由去打压房产。   对于在政策组合拳的压力下,房价是否会下跌,季宝红称,如果房价1月不跌,全年就不会跌。开发商过年前有大笔帐到期,能扛住就可以扛一年。小企业容易扛住价格,大企业反而会带头降价。   季宝红表示,市中心要提高容积率,应该让白领住得起。现在白领都工作在市中心,每天上班时间太长,精疲力竭。而且居住地与工作地太远不符合低碳概念。此外,年轻人应该先租房,别让自己生活在恐慌中。(新民网记者姜燕张骏斓)   相关链接:    人大代表:二套房首付40%影响有限1月份房价不跌全年不跌    薛建雄:二套房比例提高可抑制部分炒房想购房降档次     中原地产:一月前两周二手房成交量环比降50%租房价涨10% [全文]
    圆桌论坛:提高容积率,市中心应该让白领住得起
  • 聚焦"寡妇年": "无春"自古有之 "寡妇年"无传统文化依据

    来源:新民网记者:徐媛媛2010-01-07 16:53
    第二十二期圆桌论坛聚焦“寡妇年”,嘉宾精彩发言。新民网记者 陈梦迪 制作 第二十二期圆桌论坛聚焦“寡妇年”:嘉宾称"寡妇年"无传统文化依据。新民网记者 陈梦迪 制作 本期圆桌论坛嘉宾与主持人  新民网朱震阳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1月7日14时,新民网第二十二期圆桌论坛关注民间流行的2010年为“寡妇年”这一话题。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科普主管汤海明、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时空心理事务所首席心理分析师严正伟和市民代表孟媛娟参加了本次圆桌论坛,他们均表示“寡妇年”的说法很荒唐,没必要相信。   旧俗认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男欢女爱的象征,“无春”之年是无法怀春的,故有“寡年”不宜婚嫁之说。21世纪的10年里,就有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0年是“无春年”,即所谓的“寡妇年”。“公历”和“农历”相交为何会出现“无春”的现象呢?   仲富兰解释说,“立春”并不是“农历”里的概念,而是属于24个节气。而24节气是根据太阳直射在地球的位置,以及古代人配合农业生产需求,如庄稼物候的规律总结出的每半个月一个节气。节气是相对固定的,360天24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15天。“农历”又称“阴历”,是夏代开始的,又名“夏历”,这是根据月相(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变化总结出的,因此,“24节气”和“农历”两种立法并不是一致的。此外,“公历”是西方参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制定的立法,转一圈是365天多一点。三种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立法相交,必然会出现“无春”的现象。因为“公历”和“农历”转换有换差,像一个闰年中有25个节气,那么24个节气之首的“立春”就会在没有完结的一年中冲上来,那么下一年一定是个“无春”年。根据19年一个轮转,每19年中都有7个“无春年”,7个“双春年”和5个“平年”。   汤海明也补充说道,“24节气”和“农历”两种立法和“公历”之间存在必然关联,比如每年的2月4日左右都是“春分”,7月22日前后都是“夏至”等。   然而,古时候并没有“无春年”即“寡妇年”一说,仲富兰说,“寡妇年”是近年来才开始流传的,“我们结婚那会根本没有什么‘寡妇年’一说。”   面对愈演愈烈的“寡妇年”一说,2009年底,不少年轻人抢着登记结婚,也有不少人产生了困惑。严正伟表示,这反映了人人都有的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这种“趋利避害”和“八卦”、“易经”一样,是一种感性的科学,不能一棍子打死,但不要非理性地追崇。(新民网记者徐媛媛)   相关链接:    严正伟:何必让“寡妇年”将自己捆绑?    仲富兰:“趋利避凶”是人的本能破除迷信任重道远      汤海明:“寡妇年”恐慌媒体炒作责无旁贷 [全文]
    聚焦"寡妇年": "无春"自古有之 "寡妇年"无传统文化依据
  • 圆桌论坛:专家与市民对地铁故障处置提出十条建议

    来源:新民网记者:李欣,陈梦迪2009-12-30 16:00
         圆桌论坛短片陈梦迪制作      圆桌论坛全程陈梦迪制作   新民网主持人(中)与嘉宾合影新民网陈梦迪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12月22日上午,上海地铁发生运营16年以来最严重的事故:在突发电路故障后,又遭遇两辆列车碰撞,造成全线运营“瘫痪”长达4小时。停运造成地铁车内乘客被困及各站点的乘客大量滞留,也导致部分轨交站点周边出现地面交通拥堵。   运营16年来,上海轨道交通的运量在逐年增大,线路的压力也在增加,对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在组织管理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发生故障,如何及时公开信息?如何安抚受困市民的情绪?是否有必要制订一个包含公交、出租车、轨交、通讯在内的全局性交通应急机制?   新民网第二十一期圆桌论坛邀请了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谢维达教授,同济大学运输管理工程系周立新副教授,12•22事故被困乘客唐先生,轨道交通论坛“1号线”版块版主、自制疏散地图网友圣乔治,一起来讨论如何保障轨道交通给市民提供便捷、安全、人性化的服务。   乘客唐先生介绍,当时被困地铁列车时,乘客们都希望能够“有司机站出来跟我们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周立新教授却指出,按照相关规定,司机当时是无权告知的。谢维达教授则表示,事故出现后旅客镇定是最重要的,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而对于网友圣乔治、乘客唐先生提出的,事故后地铁运营方应急疏散效果不够的问题,谢维达表示,应急预案在理论上是完备的,“但地铁做的是地铁的预案,12·22事件说明社会各方应有配套预案。甚至要公安等部门也要有配套预案。”   周立新也据此呼吁,一方面,上海需要建立一个包含各种公共交通、通讯等在内的全局性应急机制;同时,地铁运营方的预案也要做的更细致些。“和乘客信息沟通方面,还应该有一个沟通平台,及时发布信息。”(新民网记者李欣)   >> 嘉宾十大建议:   地铁方应第一时间向被困车内乘客通知情况。   地铁应准备足够的“延误证明”防止乘客为等证明在站内滞留。   地铁疏散预案应包含站外地面交通换乘信息方便乘客改乘。   疏散应靠相邻轨交来疏散,而不应仅仅靠公交疏散。   乘客应提高素质,配合疏散,防止后续伤害。   地铁站应设蓝色预警、红色预警等不同级别,区分事故所需时间,防止后续乘客滞留。   应加强地铁员工突发事故培训,防止应对失措。   地铁事故应有一个市级沟通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应急预案上升到市一级层面,明确公交、公安、交警等多部门协同行动。   地铁地面疏散应调动企业班车等社会机动资源,强化应急疏散能力。   地铁应预判事故影响乘客数,设立分级预案,影响大到一定人数应上报。(新民网张琦)   >> 嘉宾观点    轨道专家:1222事故与载荷无关应设事故预判、分级预案    热心网友:借力相邻轨交疏散期待地铁应急预案更细致    运管专家:司机无权告知事故呼吁建立全局性应急机制    被困乘客:现场信息沟通最重要希望上海地铁能够安全准时   >> 嘉宾照片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谢维达教授             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论坛“1号线”版块版主自制疏散地图网友圣乔治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周立新副教授      1222事故被困乘客唐先生     [全文]
    圆桌论坛:专家与市民对地铁故障处置提出十条建议
  • 第20期圆桌论坛聚焦新拆迁条例: 嘉宾吁尽快出台《拆迁法》

    来源:新民网记者:李欣2009-12-23 16:08
    第20期圆桌论坛聚焦新拆迁条例  制作 新民网记者陈梦迪   华东政法大学行政法教授邹荣,中茂律师事务所律协行政法研究室副主任邹佳莱,人大代表沈伟,卢湾区徐二居委会书记吕立明做客本期圆桌论坛。新民网记者刘砚舟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12月16日上午,国务院法制办在北京金台饭店召开备受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草案(以下简称《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专家研讨座谈会;而另据媒体报道,上海市《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结果公开的实施意见》近期也将颁布实施,根据新的规定,明年上海新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基地,必须实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结果公开。    新《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和“阳光拆迁”政策,能否解决现行拆迁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围绕这一主题,华东政法大学行政法专家邹荣、律协行政法研究室副主任邹佳莱、市人大代表沈伟和卢湾徐二居委会书记吕立明在第20期圆桌论坛中进行了讨论。   在邹佳莱看来,新《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值得肯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立更完善的更阳光的更透明的拆迁制度,是社会向更法制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人大代表沈伟则表示,事实上现在拆迁缺的不是法律,而是法律的精神。“‘一刀切’的拆迁条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关键还是看能够以法治精神去操作这个问题。”   作为行政法专家,邹荣则认为,要解决目前拆迁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不是单单靠修改条例能解决的,“要理顺很多法律关系,一个《条例》的层级是不够的”。因此他呼吁尽快研究制订《城市房屋拆迁法》。(新民网记者李欣)    相关新闻报道:    吕立明:希望拆迁政策越来越“阳光”    邹佳莱:修订拆迁条例是法治的进步    沈伟:拆迁需要法更要有法治精神    邹荣:呼吁尽快出台更高位阶拆迁法 [全文]
    第20期圆桌论坛聚焦新拆迁条例: 嘉宾吁尽快出台《拆迁法》
  • 圆桌论坛:政策组合拳恐难阻房价飙涨 白领悲观只能住桥洞

    来源:新民网记者:张骏斓2009-12-18 19:53
    本期圆桌论坛精彩视频回放新民网张玮制作 本期圆桌论坛全程视频回放新民网张玮制作 本期圆桌论坛激辩“营业税征免时效由2年改5年能抑制投机吗?”新民网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12月18日15时,新民网举行了第十九期“圆桌论坛”网络直播节目,上海易居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美联物业黄浦区域经理刘洪佳及都市白领购房者程元辉等嘉宾就营业税免征2年变5年能否抑制投机,国家连续楼市调控新政能否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虽然近期政府对于楼市连续出台了调整政策,但是作为楼市的最终消费者,对于连续出台的政策并不买账。“无论是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还是明确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到现在都没有任何的体现。有政策如何落实才是关键。不然的话,像我们刚刚工作的小白领将来只能住桥洞了。”被房价困扰的白领程元辉无奈地说道。而美联物业黄浦区域经理刘洪佳也坦言,营业税2年变5年对抑制投机多少有一点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出现一轮降温的迹象。   对此,上海易居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向记者表示,营业税2年变5年的政策出台,其对楼市的心理影响大过实际影响,“但表明中央政策微调,要对投机开刀了。”杨红旭说道。他坦言不是特别看好明年的楼市。从现在的政策信息及迹象分析,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可能小幅下跌。“但大跌空间不大,而像今年40%-50%的上涨情况,肯定不会再出现了,因此投机者可以收手了。”杨红旭如是说。   而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则直言,2年变5年的营业税政策多此一举。如果政府政策都得到真正的落实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房价虚高情况。问题出在有些政策并没有得到落实,一些囤地的情况,本来有法可依,但是最后却都不了了之。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向记者大胆预计房价不会出现下跌的可能,因为房地产已经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最大贡献者了。“你如果问题症结不解决,再多的政策都是空的,现在买不起房,将来还是买不起。”顾骏说道。(新民网记者张骏斓)         相关阅读:         圆桌论坛激辩:营业税免征2年变5年抑制投机?本网滚动播报 [全文]
    圆桌论坛:政策组合拳恐难阻房价飙涨 白领悲观只能住桥洞
  • 第18期圆桌论坛:电动自行车亟需规范管理而非“被机动”

    来源:新民网记者:李欣2009-12-08 17:18
    第18期圆桌论坛精彩片段新民网陈梦迪制作 第18期圆桌论坛全程回放新民网陈梦迪制作   圆桌论坛现场图。上海市自行车协会秘书长郭建荣(右二),上海广庭律师事务所律师程安卿(左二),电动车主代表秦建铭(右一),行人代表韩建钢(左一)走进本期圆桌论坛节目,中间为新民网主持人李欣。新民网实习记者陈炅玮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12月8日16时,新民网举行第十八期“圆桌论坛”网络直播节目,上海市自行车协会秘书长郭建荣、上海广庭律师事务所程安卿、电动车主代表秦建铭、行人代表韩建钢等嘉宾就电动自行车“被机动”后何去何从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对国标委公布的“电摩新标准”,上海市自行车协会秘书长郭建荣指出,判断是电动自行车还是电动摩托车,重量是否超过40公斤不该是唯一标准。他认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是不相关的产品,必须所有的指标都达到摩托车的要求才能被纳入“机动车”范畴。   上海广庭律师事务所律师程安卿则指出,电动自行车的肇事目前处于上升的阶段,所以应该对电动自行车采取严格管理措施。   在电动车主代表秦建铭看来,要把超速的电动自动车纳入机动车的范围,无疑是把“羊放入狼群里面”,电动车主生命安全会面临严重威胁,还得承担机动车的责任和赔偿。   行人代表韩建钢也关注了电动车主的安全问题。他认为从保护行人安全出发,确实需要严格监管电动自行车,但应该是只针对超标的电动自行车;相应标准的制订也应该更加科学,“要多听取各方意见。”(新民网记者李欣)    ■正方观点:超标电动车应严管管理标准制订需更加谨慎    ■反方观点:莫让“羊入狼口”吁尽快出台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全文]
    第18期圆桌论坛:电动自行车亟需规范管理而非“被机动”
  • 圆桌:关注社区巴士 嘉宾吁行业公益性与运作市场化并重

    来源:新民网记者:李欣2009-11-23 11:52
    第十七期圆桌论坛精彩视频回放新民网陈梦迪制作 第十七期圆桌论坛全程视频回放新民网陈梦迪制作 本期圆桌嘉宾与新民网主持人合影。新民网张玮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11月11日至11月25日,受浦东新区建设交通委员会独家授权,新民网发布19条社区巴士线路征集市民意见。截至11月23日12时,已有超过38000名网民参与投票。闵行、宝山、松江等区也正在向社会征询社区巴士相关意见。另一方面,有运营方预测,社区巴士今后可能会普遍出现亏损。   每条线每年亏损30万,社区巴士能否持久?11月23日,市人大代表吴志明、交通规划专家杨东援、公共事务专家杨寅及网民代表参与新民网圆桌论坛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吴志明说,社区巴士需要关注行业公益性与运作市场化的平衡;杨寅则希望社区巴士开出上海风情和特色,也开始上海的温暖;杨东援表示政府应该积极鼓励社区巴士的发展;市民代表则提出,社区巴士在开通后要经常调查民意,了解运营情况。(新民网记者李欣)   图为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杨东援新民网张玮摄    杨东援:交通不便需“复方合剂”社区巴士不可或缺   【新民网·独家报道】“解决外围地区交通问题,需要一剂‘复方合剂’。社区巴士只是其中一味中药。”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杨东援打了这样的比方。   杨东援首先指出,社区巴士整个开行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相当大责任;大量网民关注此事,实际上也是在肯定政府公交优先战略。 >>详细 图为上海政法学院法律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杨寅新民网张玮摄    杨寅:社区巴士线路应民间产生重在开出上海风情   【新民网·独家报道】在上海政法学院法律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杨寅眼中,理想化的社区巴士,“应该有上海风味、上海风情,具有上海温暖。”   杨寅认为,社区巴士既然是为了解决远郊、交通不便地区的居民出行问题,其线路的产生最好能够自下而上。即社区自发产生需求,政府对需求进行搜集、选择,并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政府应该是第二位的”。 >>详细 图为市人大代表吴志明 新民网张玮摄    吴志明:公益性、市场化应兼顾社区巴士亦可优胜劣汰   【新民网·独家报道】在市人大代表吴志明看来,社区巴士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优胜劣汰”。   “要使社区巴士开的更远更好,应平衡好行业公益性和运作的市场化。”吴志明认为,对社区巴士来说,公益性肯定是第一位,可以看成政府提供给社会的一个福利项目,“所以一旦出现亏损,政府应该给予补贴。” >>详细 图为市民代表陶国青新民网张玮摄    市民代表:新生事物难免出现问题重在及时面对解决   【新民网·独家报道】“社区巴士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开始时肯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很正常。”市民代表陶国青说,对于社区巴士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关键是看问题出现后,政府管理部门怎样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陶国青同时也对社区巴士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和建议。“开通之前,线路设计要合理;开通以后,要经常调查民意,看这条线路是否能整点到达、乘客对社区巴士站点的设置是否满意等,并及时进行调整。” >>详细 [全文]
    圆桌:关注社区巴士 嘉宾吁行业公益性与运作市场化并重
  • 第16期圆桌论坛聚焦“睡衣文化” 嘉宾称上海文化应更开放

    来源:新民网记者:徐媛媛2009-11-09 17:35
    新民网第16期圆桌论坛:聚焦“穿睡衣出门错了吗?”视频精选版 新民网张玮制作 新民网第16期圆桌论坛:聚焦“穿睡衣出门错了吗?”完整视频回放版 新民网张玮制作 新民网第16期圆桌论坛左一:顾骏左二:柏万青右一:喻大翔右二:程乃珊   【新民网·独家报道】近日,“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这一消息引发热议。有人说就是不应该穿睡衣出门,影响形象,有人说“管侬啥事体”,也有人说可以倡导但禁止就不对。11月9日,市人大代表、静安寺街道老年协会秘书长柏万青、海派女作家程乃珊、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以及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喻大翔参与新民网圆桌论坛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针对上海劝阻居民穿睡衣出门一事,各位嘉宾都认为首先对“睡衣”的定义应该明确,很随性的、生活中的“日常服装”不应该列为“睡衣”范畴。喻大翔表示,如今的上海文化越来越保守;顾骏则说,上海文化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评论。   除了“穿睡衣”,各位嘉宾还列举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如很多司机不重视的“汽车文明”,造成追尾事故众多;高空抛物造成人员受伤;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现象,都应被制止。最后,柏万青建议,政府应将关注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以上不文明的现象中,而不是是否穿睡衣出门这类没必要关心的事情上。(新民网记者徐媛媛)    喻大翔:上海不应保守应开放接纳“睡衣”出门   现在很多商家把睡衣做得很漂亮,休闲化、外衣化,比较随性。很多居民穿睡衣上街、买东西、遛狗,甚至晚上出去散步,喻大翔认为这种意识很好,这是“以城市为家”的意识,是幸福的象征,“我认为,穿睡衣是对社会政治环境和文明环境的间接认定。而近几十年来,上海的文化有点保守了。我在香港看到人们都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反观上海就没有香港那么浪漫,现在连睡衣都不能上街了就更不浪漫了。”喻大翔呼吁,上海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式各样的“睡衣”出现在街头。 >>详细    顾骏:几件睡衣就毁了上海的形象了吗?   “上海人学穿睡衣很早,看见人家穿睡衣觉得好看,自己也穿,却不知道空间有私密和公共之分。在石库门里,穿着睡衣在屋子里,到了公用的厨房里就又是一个空间了,很多人在弄堂口吃饭,睡衣又跟着穿到了弄堂口,他们不知道睡衣是只能在卧室里穿的。”顾骏说。  同时,他还表示,现在很多人将可能造成“睡衣”嫌疑的衣服也统称为“睡衣”,其实有些是“家常的衣服”,是在家里穿的、可以见客人的休闲服,这样的衣服没有必要去顶这么大的“罪名”。“现在很多女孩穿着吊带衫、超短裤,比睡衣更加不堪入目,几件睡衣就毁了上海的形象了吗?”  >>详细    程乃珊:说穿睡衣上街是上海的海派那是侮辱了海派   程乃珊称,现在人人进家门都换鞋,这也没有人教,没有人倡导,只是因为老百姓生活好了,有了自己的房子,自然而然就会爱护自己的家了。她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越来越进步,老百姓也会越来越注重穿着睡衣的空间。 >>详细    柏万青:"文明言行""文明行车"比"不穿睡衣"更重要   柏万青特别提到上海堵塞的交通。她认为,很多司机为了图快,喜欢抢道、变道,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此外,交警队也应该到交通堵塞严重的地段去查查原因。“比较突出的,华山路和乌鲁木齐北路路口的红绿灯亮得就很不科学。这个路口南北方向的车多,东西方向的车少,可是东西方向的绿灯停的时间还很长,这样就总是造成南北方向车辆拥堵。还有很多车到了斑马线并不慢行,这是需要双管齐下的,司机需要提高素质,交警部门也需要提高管理水平。” >>详细 [全文]
    第16期圆桌论坛聚焦“睡衣文化” 嘉宾称上海文化应更开放
  • "最后三公里"盲区成黑车市场 专家指交通规划"慢半拍"

    来源:新民网记者:李欣2009-10-27 18:22
    第十五期“圆桌论坛”集锦 第十五期“圆桌论坛”全程视频    【 新民网·独家报道 】 到2008年底,本市拥有1041条公交线路,一年承担客运量大概是26亿人次,平均到每天,则是近728万人次的客运量。然而这样的公交客运能力,却还不能够让网民们满意:截至10月26日24时,新民网新民意调查显示,有近2800名网友认为,目前相关公交配套、规划还不够到位,希望可以通过“加大公交投入”,坚决整治黑车。   “黑车”存在的根源究竟何在?通过加大公交投入,是否就能从根本上整治黑车?除了公交投入外,是否还有其他可以治理黑车的办法?   对此,市人大代表、交通规划专家指出,规划缺陷导致的城郊结合部“最后三公里”接驳盲区,成为黑车存在的市场根源;代表和专家据此建议,要根本上整治黑车,除了公交配套的跟进外,政府的管理思路和市民的出行习惯也都要相应调整。     黑车根源:“最后三公里”交通盲区   作为有10年驾龄的车主,市民陈黎对“黑车”有自己的观察。“我看到过不同形式的黑车。市区、城乡结合部都有。”   陈黎说,他看到的黑车主要是三类,一种是主要走高架路线的面包车,“比如10年前,北京路西藏路46路至彭浦新村,当时还没有1号线,坐公交要1个小时。很多人就选择这种黑车,高架下来非常方便15分钟就到。”此外,陈黎介绍,在一些地铁站点附近,“黑车”以小车居多,还有其他类型,如摩托车、电动三轮车,这些车主要做公交站点到小区门口的短驳。还有不少黑车停在大的超市、卖场附近。   市人大代表裴蓁也表示,在他所在的浦东新区,龙阳路地铁站、张江高科园区等地方,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黑车”在拉客。甚至连东方明珠这样的中心区,也会有“黑车”的身影。   对此,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杨东援从专业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   “上海城市在快速扩展中,一些新城地区、城乡结合部往往是公交覆盖比较薄弱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地方黑车数量相当大,新城地区如嘉定、松江、临港新城等问题特别突出。”杨东援说,“最后三公里”的公交盲区,给黑车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 过去我们的公共交通体系里,无论在规划和执行中都忽略了一块——接驳交通。”杨东援介绍,他曾在松江新城做过一个调查,研究乘坐轨交的人如何到车站。“数据显示,33%的人乘公交;另有近20%的人是坐出租、小汽车到车站的。”   杨东援指出,这样的结果显示,城郊结合部利用车辆到轨道站点的比例相当高,而从轨道站点到市民出行地的距离,也已经平均达到了6-7公里。   “但过去我们在公交建设中,对接驳交通的建设是不够的,是我们需要‘补课’的一块。”杨东援称。    规划缺陷: 频频出现的“慢半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最后三公里”的公交接驳盲区呢?   “规划和现实有差距,公交和新城规划,更是有衔接上的缺陷。”杨东援介绍,现在本市的各大新城规划,已经经过几次调整,规模上比最初规划的增大了很多。但杨东援指出,从交通规划上看,由于起初这些新城入住情况并不是很高,当时的交通压力相对不大,也就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规划,“这几年尽管展开了针对新城的交通规划,但推进进度还是无法和其发展速度相匹配。”   杨东援同时介绍,还有一个造成规划缺陷的,是技术原因。“从政府规划角度来看,要做规划,首先要把握这些地区的基础性情况变化。可由于现在的交通调查,传统上是入户调查,而在新城普遍存在房子卖的很多,入住率不高的情况,这样入户调查就很困难,结果不够准确,也就导致对该地区发展态势把握不足,政府作出决策的依据也不足,从而造成规划的脱节。”   杨东援还表示,如何应对这种快速变化的城市发展,也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考验。“在其决策科学化、精细化、快速反应方面,我们目前还是有点欠缺的。现在很多时候,问题已经暴露了,政府去补救,却老是慢半拍。”   杨东援“慢半拍”的说法,得到了人大代表裴蓁的赞同。   “规划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疏漏,并且会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来。”裴蓁说,规划是“尽可能”考虑,而不是全部考虑,“十全十美的规划是没有的,做的更好的规划却是可以的。”   裴蓁毫不讳言,现在的问题往往是,一旦规划出去了就“天长地久”了,“其实应该是有个执行的反馈,发现问题就该修正,不断修正,在人民要求、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政府修正原有规划再执行,而不要等到问题出来了,成堆成灾甚至成了城市公害后再去处理。”    公交跟进:公交系统应作出结构调整   当规划缺陷已经造成了“最后三公里”盲区,并一定程度上使得“黑车”存在市场空间时,能否通过修正规划、公交跟进来解决呢?   “首先要承认,现在的公交线路是有问题的。”裴蓁代表形象地举了个“淮海路32块站牌”的例子。   “有市民跟我反映,他永远搞不懂,为什么南京路淮海路一个站点上就有32块牌子,但自己家小区附近,却没有一辆车。”裴蓁形象的说,现在是“每条线路削尖脑袋往淮海路上钻”。杨东援表示,传统的公交布局方式带来的问题和压力巨大,确实需要调整。   “线网布局推进上不尽人意。政府在推进上存在很多问题。在中心城区线网密度高,但内外环之间甚至以外的密度非常低。差距非常大。”杨东援还指出,除了政府推进上遇到问题,整个公交行业利益协调也有问题,“考虑到盈利等问题,企业在开辟相对冷僻线路上积极性不高。”   陈黎也深有体会,“一条线路不热的时候没有车,热的时候大家又都抢着来。”陈黎说,尽管常常看到相关部门又在偏远郊区开辟了几条线路,但感受并不明显,“数字上看政府做了不少,线路增长很快,但实际上我们感觉不到。”   “目前公交配套问题未必是增加更加多的公交车才能够解决的。”也因此,裴蓁指出,要填补公交盲区,并不意味着必须加大投入,“在上海现有1000余条公交线路总量不变、2万辆公交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公交公司运营思路,对公交布局进行战略转移,可能会产出更大效益。”   裴蓁的建议得到了杨东援的支持,“公共交通部门提供的服务应该要变。”   杨东援说,首先公共交通领域应强调“整合”、“服务”。“前者是把不同的出行方式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市民方便的出行链。”而“服务”,则需要从过去一味强调有多少车,有多少线、空调车比重等,转为对公众提供的服务到底怎样,大家上下班出行时间能控制在多长?   “据我所知,十二五期间,可能是上海城市公共交通作出结构性调整的时间。”杨东援透露,相关部门正在加紧这些工作,其中就包括对内外环间公交线路线网密度加强、整个结构调整等。    黑车整治:出行、管理思路都要调整   “黑车最大的特点,一是方便一是便宜。”据此,裴蓁代表指出,既然黑车存在有其的客观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调整公交结构外,还要把这个存在的基础给消除掉。“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能不能改变思路。”   裴蓁指出,他所说的“思路”,不仅仅是政府管理的思路,还有市民出行的思路。   “首先要明确,打黑车不能治标不治本。”裴蓁说,既然黑车问题是系统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那么,系统问题只能系统解决,不能就事论事。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政府担待责任。”裴蓁说,按照职责,现在的城市交通执法部门,也就是上海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在黑车整治方面应该是只管处罚,不管管理问题。“光打击是没用的,根本问题没解决。”   裴蓁的建议是,打黑车,除了“打”以外,还应该“疏”。“打击肯定不能放弃,只要黑车露头就该打;但光靠打肯定无法全部打掉,我们就要想怎么去疏,这个就只能靠政府。”   “疏导很重要,我们要加强这方面政策的研究和制订。”杨东援也表示,交通执法还是要坚持,决不能停止,但在执法方法上要加强。“要疏,要倡导群众不要去乘黑车,这个当然是要求政府先要提供可以选择的服务给市民,让他们不乘黑车,还能有其他方式解决出行问题。”   除了管理思路要改变外,裴蓁等代表和专家还建议,市民的出行理念也应该改变。   “上海市民的出行方式传统是,一部车到底。但其实现代交通不一样了,现在应该是轨道交通完成长距离,再换公交短驳。”裴蓁据此指出,以往“一辆车搞定”的思路一定要改。   作为市人大代表,裴蓁曾专门参与过“大公交”、“公交优先”问题的讨论。“我觉得‘公交优先’不是‘个人优先’,而应该是公交结构优、科学优化。”   裴蓁据此建议,可以采用长距离出行交给轨交,短距离再公交短驳,并通过延长优惠时间、调整票价结构、加大优惠力度等,鼓励市民选择公交工具“组合出行”。   杨东援也赞同这一观点。“实际上交通是一种消费,公众也需要有节制消费。”杨东援指出,过去确实存在公交供给不足,通过加大投入就能解决问题,“但现在我们是道路等资源不足,不是单靠投入就能解决的。”   因此,杨东援也提倡,鼓励公交出行、合理利用公交。(新民网记者李欣) [全文]
  • 上海社会诚信敲警钟 政协委员望建立公务员诚信管理体系

    来源:新民网记者:杨扬2009-10-26 17:57
    新民网第14期圆桌论坛视频全程回放新民网陈梦迪制作 新民网第14期圆桌论坛视频精彩回放新民网陈梦迪制作   【新民网·独家报道】新民网10月12日报道了市政协的“加快推进上海诚信体系建设的调查”,调查结果为本市社会诚信敲响了警钟:受访者为上海社会诚信程度打分未达6分“及格线”,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等同于“吃亏”。10月26日14时,新民网第14期圆桌论坛聚焦“诚信”二字展开了讨论。   本期圆桌论坛的嘉宾有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冯德康,市政协委员、协力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游闽键、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上海物业网总经理朱革新、市民代表彭加华。    近5成人认为社会诚信度比5年前下降调查结果敲响警钟   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冯德康在视频直播现场介绍,市政协每年都有很多委员就诚信建设提出提案,此次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专门成立调查组,调查结果令人忧虑。   市政协此次发放的2000份调查问卷中,百姓主要关心的是政府部门和食品药品等民生类行业及社会公用事业的诚信。总体上,受访者对本市社会诚信评价不高,48%认为目前的社会诚信度与5年前相比下降了。市民普遍认为,中介机构、广告行业、房地产、餐饮服务业、旅游行业等可信度低,社会交往方面,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可信度也不理想。   市民代表彭加华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大大小小的不诚信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遇到,以至于他和老伴现在都不敢相信快递员,有个快递员上门四次他才开门。而就在上周,上海还发生了闸北区一年轻女子挂断中奖电话、险些错失奔驰车的“怪事”。   “交叉感染”恶性循环经济高速发展但诚信理念缺位   说谎话反倒有好处、不讲诚信反倒占便宜,这样的恶性循环助长了社会的不诚信氛围,社会学家邓伟志教授用“交叉感染”来形容这种现象。   “上当次数多了,老百姓对诚信越来越不信任,对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提防心理自然产生了。”游闽键律师说,“这就导致在危难时刻,大家都不肯伸出手来。”   上海此次诚信“考试”为何不及格?邓伟志和游闽键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传统文化教育中诚信理念的缺位。   邓伟志教授表示,当前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法制还不健全,诚信体系建设中道德、行政和经济手段运用得还不够。他尤其强调了政府部门的诚信,认为政府诚信可有效带动全民的诚信。   游闽键还指出,目前诚信违法的成本很低,也是造成大量不诚信行为获得利益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有力的惩戒措施,‘躲猫猫’事件、‘周老虎’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还会继续上演。”   孙中界案亦体现诚信缺失委员建议建立公务员诚信管理体系   浦东孙中界案是近日网友热议的焦点,游闽键律师认为,倒钩事件也是政府有关部门缺乏诚信的表现。“政府公信力往往是老百姓更为关注的,因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提高上海诚信“考试”的成绩?冯德康称,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首先要自律、讲诚信,并且加大监管力度。   游闽键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也需要监督,建议对政府工作人员建立一套诚信管理体系,“考核不仅要看GDP,也要看诚信、看精神文化建设”,把培养个别政府工作人员不诚信的土壤清除掉。为此,游律师建议将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监管写入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国务院《征信管理条例》中。   而彭加华表示,公务员考试时,也可参考个人诚信档案来进行审核。   专家认为诚信建设应有奖惩制度市民道德素养也待提高   在此次市政协的调查中,物业和房地产行业在市民心目中可信度较低,对此,上海物业网总经理朱革新表示,并非都是物业管理行业本身的问题,他认为应从制度上全方位建立社会诚信制度,从而形成良好的诚信风气。   “法制健全是基础。”冯德康说,社会诚信体系要有奖惩制度,让不讲诚信的人寸步难行。因此就要建立征信系统来收集个人的诚信信息,信息应互通、公开,并通过法律、道德、经济、行政各种途径来制约。   不过,游闽键提出,不能把个人诚信档案变成垄断行业加大垄断行为的手段。诚信档案应将采集对象中的交易双方都纳入,比如要有市民交公用事业费的记录,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公用事业单位是否诚信,如公用事业单位出现不诚信行为,则可将其从交易中剔除。   此外,冯德康认为诚信体系建设还需立足文化建设和教育,提高市民的道德素养。“老百姓都要从自己做起,打破目前这个不诚信的恶性循环。”游闽键说。(新民网记者杨扬) [全文]
  • 第十三期圆桌论坛:谁有权分配小区336万元动迁补偿款

    来源:新民网记者:江怡曼2009-10-22 15:37
    第十三期圆桌论坛:谁有权分配小区336万元动迁补偿款 全程回放新民网张玮制作    第十三期圆桌论坛:谁有权分配小区336万元动迁补偿款精彩回放新民网张玮制作   【新民网·独家报道】近日,一笔336万元的动迁补偿款引发了杨浦区某小区的业委会和业主的纠纷。那么,这笔补偿款到底该如何分配?10月22日,新民网网络直播节目“圆桌论坛”邀请了北京京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堃,上海物业网总经理朱革新、杨浦区三湘世纪花城业委会主任金鑫、杨浦区通华小区业主黄文庆以及本期圆桌论坛特邀主持人、新民晚报记者周骏共同探讨。   黄文庆表示,他主要有两点不解:一是对部分动迁补偿款没有进入维修基金账户,而是进入物业账户;二是尽管小区征询单中写明小区具体改造事宜和经费使用由业主大会讨论决定,而事后则是由业委会开会表决。   金鑫认为,归全体业主所有的钱首先应该进入维修基金,至于如何使用,应该由大家共同讨论决定。“钱进去之后可以由大家共同讨论决定。这里还有一个原则,合同是业主大会签订的,业主大会必须要有自己的帐号。钱可以打入到这个共同的账户。”   刘堃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谁有权分配336万元的动迁补偿款,答案当然是业主大会。权利的主体是业主大会,业主大会说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业主共有权利的保护是个新的法律课题,需要有新的法律意识。”   朱革新对刘堃的观点表示认同,“无论是变现也好还是进入维修基金,关键是要走一定的程序,通过业主大会的决定。”谈到征询单的发放,他表示,征询单必须要有主题有议题,提早15天告示。   本网将于稍后推出本次圆桌论坛的详稿。(新民网记者江怡曼) >>点击进入论坛   [全文]
    第十三期圆桌论坛:谁有权分配小区336万元动迁补偿款
  • 公权应尊重私权 居委会无权撤业委会民选代表

    来源:新民网记者:张骏斓2009-10-13 20:00
    居委会是否有权取消业委会委员资格全程回放新民网张玮制作 居委会是否有权取消业委会委员资格 精彩片段 新民网张玮制作 闸北区鑫安公寓地理位置新民网制图 [全文]
    公权应尊重私权  居委会无权撤业委会民选代表
  • 第11期圆桌论坛:黄金周上海高速公路收费能否暂时取消?

    来源:新民网记者:李欣2009-09-25 16:04
      【新民网·独家报道】据媒体报道,日前有专家在“高速公路收费策略”学术报告会上建议,上海应有差异地降低A30、A5-A15等上海环线高速的收费标准。她同时表示,从调节交通流量的角度看,现阶段上海不宜全部取消高速公路收费,否则会出现更加拥堵的不利局面。   然而,本市一些政协委员却认为,通过在双休日和黄金周取消高速公路收费、外移收费关卡降低市内游交通成本等办法,可以在黄金周形成旅游规模效应。   高速公路收费如何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黄金周长假的临近,这一问题更是引起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心。   高速公路收费在假日暂时取消的建议是否可行?如果取消会不会引发假日上海交通的拥堵?上海是否应该降低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9月29日9时30分,新民网将邀请交通工程专家陈小鸿、政协委员徐静琳、公共事务专家杨寅和相关车主参与讨论。对这一话题感兴趣的网友,可通过登录论坛,以评论留言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嘉宾将在直播现场与网友互动交流。(新民网记者李欣)    >> 进入论坛讨论 [全文]
  • “圆桌论坛”聚焦教师节送礼成风 社会学家称社会风气惹的祸

    来源:新民网记者:徐媛媛 吉双琦2009-09-17 15:32
      【新民网·独家报道】9月17日,新民网第九期圆桌论坛就“教师节成送礼节,究竟错在谁”的话题展开讨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知名教育学专家熊丙奇、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民立中学副校长任艺红以及两位家长,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五位嘉宾就教师节究竟该不该送礼,送礼究竟错在谁等问题各自发表了独到见解。熊丙奇认为教师节年复一年地讨论这样的话题,究其根本是需要建立基本的教育制度,保障教师的权益和家长的权益,从而每一个学生的权益才能够得到保护和体现;邓伟志则表示,教师节成“送礼节”罪该挨板子的是社会,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社会道德,市场经济要让“口袋”与“脑袋”同时前进;此外,担任了十几年教师的任艺红副校长表示,他们老师在一起讨论得做多的是谁收到的礼物最特别,而不是哪样礼物最贵;两位家长说,送重礼不仅异化了纯真的师生情,也改变了孩子的价值观,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应该多把眼光关注到孩子身上,怎样培育出更好的孩子,而不是给老师礼物的贵贱与否。   新民网稍后将推出详细报道。(新民网记者徐媛媛实习生吉双琦) [全文]

2010新民晚报"夏令热线"    

7月17日,由本报与市建交委联合主办的第18届“夏令热线”正式开通。 [详细]

政府资讯

市政府
我想看
数据加载中...